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虎王”毙命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5月19日01:20  新文化报

  猛虎组织领导人普拉巴卡兰的长子当天也被打死,斯政府军收复斯里兰卡全境

  斯里兰卡军方18日宣布,反政府武装泰米尔伊拉姆猛虎解放组织(猛虎组织)最高领导人韦卢皮莱·普拉巴卡兰及多名高级将领当天被政府军打死“军方已收复斯里兰卡全境,所有军事行动宣告结束”。

  大多数政治分析师认为,普拉巴卡兰之死意味着政府彻底铲除存在30余年的猛虎组织,宣告斯里兰卡26年内战结束。然而,战争引发的严重人道危机和错综复杂的民族矛盾,将成为斯政府必须立即面对的“新对手”。

  焦点

  “虎王”在逃跑途中被打死

  斯里兰卡官方电视台18日下午中断日常节目,插播普拉巴卡兰被政府军打死的快讯。

  一名国防部官员说,普拉巴卡兰当天早晨乘坐一辆装备武器的汽车,在武装人员的护送下,企图逃离包围圈。这些猛虎组织成员和政府军交战近2个小时,最后军队用火箭弹摧毁汽车,包括普拉巴卡兰在内的所有猛虎组织成员全部被歼灭。与他一同被打死的还有“猛虎”情报部门负责人普杜·安曼和海上武装领导人苏赛。

  进展

  政府群发短信通知死讯

  政府通信部门随后通过手机群发了普拉巴卡兰被打死的短信,许多人得知后立即奔走相告。斯官方电视台随后播放陆军司令丰塞卡的讲话:“政府军已收复所有猛虎组织控制区,猛虎组织全部高级领导人都已被打死。所有军事行动至此宣告结束。”他说,政府军在当天最后一战中打死至少250名“猛虎”成员。当天早些时候,斯国防部宣布,政府军当天凌晨打死普拉巴卡兰长子、猛虎组织“情报与技术部”负责人查尔斯·安东尼等4名高级领导人。

  反应

  “担心出现更多普拉巴卡兰”

  在首都科伦坡,不少民众得知猛虎组织彻底失败后,手举国旗走上街头,一些市民还燃放鞭炮。与此同时,斯政府指示所有国家机关悬挂国旗一周,以示庆祝。现年40岁的市民班杜拉说:“这是一个伟大的日子……战争结束了,我们可以向往更好、更安全的生活,经济形势也将因此好转。”

  受“猛虎”溃败消息影响,斯里兰卡股市18日开盘后大涨101.51点,涨幅为5%。一些证券分析师说,这反映出投资者对和平前景的乐观情绪。

  也有人对未来表示担忧。前港口和航空部长、反对党领袖萨马拉维拉说,政府军近来对猛虎组织的军事打击造成大量泰米尔平民伤亡或沦为难民,可能进一步激化种族对立,“我担心今后将出现更多的普拉巴卡兰”。

  挑战

  难民和民族矛盾仍考验政府

  与街头欢庆场面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从战区逃离出来的大量平民眼下正面临食物匮乏、医疗资源紧缺等严重人道主义危机。一名联合国发言人说,近几周大约30万平民流离失所。

  英国《独立报》评论说,斯政府应当把更多精力投入到难民救助上,而不是过早地庆祝胜利。打败“猛虎”后,斯政府将面临比军事斗争更为复杂的挑战:最为急迫的就是难民安置问题。一旦处理不好,将可能引发人道主义灾难。

  而难民中包括大量泰米尔人,他们可能因战争创伤而更加仇视政府,进而为猛虎组织日后卷土重来提供可能。

  一些时政观察家说,斯政府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尽快拿出解决民族矛盾的政治方案,实现民族和解。为此,政府必须调整那些泰米尔人认为“受到歧视”的政策。

  人物

  普拉巴卡兰——性格腼腆,崇拜拿破仑

  硕大的腰围,让人害怕的粗壮脖颈,刮得干干净净的胖脸和向后梳得整整齐齐的头发,一身色彩鲜艳的休闲装,看起来像个普通商人或是政府部门的高级官员,但你可别小看他,他就是斯里兰卡丛林中号称“猛虎之父”的普拉巴卡兰。

  干过走私生意

  普拉巴卡兰1954年11月26日出生在贾夫纳半岛北部沿海的小镇,是4个孩子里最小的。他并不出众,生性腼腆。他自称崇拜拿破仑和亚历山大大帝。在“落草”前还干过走私生意。

  21岁暗杀市长让他声名鹊起

  1972年,普拉巴卡兰纠集20多个弟兄共同创建了泰米尔新猛虎组织。1975年5月,21岁的普拉巴卡兰被控暗杀了贾夫纳市市长,从此让普拉巴卡兰声名鹊起。此后,该组织与其他组织合并,于1976年5月组建泰米尔伊拉姆猛虎解放组织(简称猛虎组织)。此后,普拉巴卡兰一直担任该组织的最高领导人。

  “人体炸弹”的发明者

  普拉巴卡兰以勇敢和残酷著称,他总是随身携带氰化物胶囊,以便被捕时服毒自杀。据说,普拉巴卡兰曾发布命令,一旦自己放弃建立独立的泰米尔国的目标,他的部下就必须向他开枪。普拉巴卡兰在与政府的对抗中,大力推行他的“人体炸弹”战术,这是他的“发明”,也几乎成了猛虎组织的标志。

  对数字“8”异常恐惧

  曾出任斯里兰卡东北部某省长官的佩鲁马尔这么评价普拉巴卡兰:“他无论干什么事都要做记录……他对数字很有兴趣,但却很害怕数字‘8’,对由‘8’组合的其他数字,也十分恐惧,他是个心理变态的人。”

  据说每逢“人体炸弹”出征前他都会为每名“烈士”设宴饯行,他烟酒不沾,家里曾饲养一头被他视为心肝宝贝的幼豹,后来宠物被敌军杀害,普拉巴卡兰为此痛不欲生。

  被泰米尔人奉为神

  普拉巴卡兰的妻子是一位曾在政府军监狱中进行过绝食的妇女。普拉巴卡兰在1984年和她结婚后,育有两个孩子。当地人在“朝觐”普拉巴卡兰故居时时常会抓起门前一把泥土恭恭敬敬地放进一只小盒子以便回家朝拜,在他们的心目中,普拉巴卡兰就是神的化身。

  连泰米尔人也支持政府军

  胜

  斯里兰卡政府军之所以能在短短半年时间内一举取得决定性胜利,主要是由以下几个因素促成的。首先,斯里兰卡政府不仅赢得了主体民族僧伽罗人的支持,也赢得了少数民族泰米尔人中绝大多数民众的支持,在庆贺斯里兰卡内战结束的游行队伍中,就有僧伽罗人,也有泰米尔人,既有佛教徒,也有印度教徒、基督教徒和穆斯林,说明这场反恐战争赢得了人民的广泛支持。

  其次,斯里兰卡政府军一方面不断攻击前进,一方面安置从战区逃离的难民,总计安置了大约25万难民,而叛军采取自杀式恐怖袭击和利用平民做人体盾牌的卑劣做法失去了民心,导致平民伤亡骤增,仅仅今年1月到5月17日,就有大约7000人死于战火。

  再次,双方实力对比悬殊。拉贾帕克萨总统2005年上台后,大幅度增加国防预算,增加军队人数,更新武器装备。目前斯政府国防预算已占到政府总开支的六分之一左右,陆军总规模由拉贾帕克萨上台时的10万人增加到了16万人。如果算上警察和民兵,武装人员的数量已达40万人,而猛虎组织的人数最多时也只有约1.1万人。

  最后,自“9·11”事件后,在国际反恐的大背景下,包括美国、印度、加拿大和欧盟国家在内的30多个国家把猛虎组织列为恐怖组织。

  败

  猛虎接连损失主力战将

  从2002年双方在挪威调停下签署停火协议到2008年斯政府宣布退出停火协议,普拉巴卡兰和“猛虎”遇到了一系列打击。首先是在2004年,猛虎组织东部指挥官、最高军事领导人卡鲁纳上校带着6000名战士脱离组织,对内部纪律和团结造成严重影响。

  2005年,主张强硬对付猛虎组织的拉贾帕克萨当选总统并于次年开始对猛虎组织发动大规模攻势。也就在这一年,“猛虎”的首席谈判代表和战略家安东·巴拉辛哈姆在伦敦因癌症去世,他的死被形容为“无法弥补的损失”。

  接着在2007年11月,资深的猛虎领袖、二号人物泰米尔西尔万在政府军的空袭中丧生。他是猛虎组织的“公众形象”,也是这些年来死去的最高级的叛军领袖。普拉巴卡兰说他的死是组织“空前的损失”。今年1月,政府军占领了“猛虎”总部基利诺奇。“猛虎”节节败退,控制区从最初的1.5万平方公里减缩至今年5月初的不足3.5平方公里,直至丢失所有据点。

  辟谣

  英媒污蔑中国助剿“猛虎”

  英国《泰晤士报》15日和16日连续发表多篇文章,称斯里兰卡军队能够大获全胜要归功于中国“输血般”的武器供应和援助。文章还因此得出结论称,中国对斯战区的人道危机负有部分责任。

  对于英国媒体的指责,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南亚研究室主任赵干成17日表示,所谓中国帮斯里兰卡“镇压”猛虎组织的炒作没有任何根据。赵干成说,中国即使对斯里兰卡有武器出口,也都是常规武器,完全符合国际规则。西方媒体“欲加之罪,何患无辞”,这只是显示了它们固有的偏见。

  资料

  猛虎组织一半成员是女性

  猛虎组织是斯里兰卡少数民族泰米尔人在上世纪70年代组建的武装组织,是斯里兰卡民族矛盾的产物。猛虎组织成立后即开始从事反政府武装活动,并谋求在泰米尔人聚居的东部和北部地区建立独立的泰米尔族国家。

  1983年7月,猛虎组织成员在斯北部贾夫纳半岛打死13名政府军士兵,从而引发了持续至今的内战,造成全国7万多人丧生。

  猛虎组织自称“自由战士”,1984年,他们具备了海上作战能力。2007年3月,他们向世界展示了该组织具备了空军能力。为对重要人物和目标实施自杀式袭击,猛虎组织还专门组建了“黑虎”部队。印度前总理拉吉夫·甘地、斯里兰卡前总统普雷马达萨等高官政要都是在“黑虎”部队的袭击中遇难的。

  猛虎组织对成员要求严格,不能吸烟喝酒,未经允许不得结婚。通常,女性在24岁、男性在28岁以后才可以结婚。猛虎组织的成员约一半是女性。猛虎组织成员为不被活捉而随身携带用于自杀的氰化物胶囊,成为该组织区别于全球其他组织的主要特点。

  殖民统治酿成的民族矛盾

  斯里兰卡民族矛盾主要是指占人口74%的僧伽罗人和18%的泰米尔人之间的冲突。1948年斯里兰卡独立前在受英国殖民统治的150余年中,殖民主义者在斯里兰卡推行分而治之的策略,使僧伽罗人和泰米尔人之间埋下了不和的种子,两个民族之间的矛盾尖锐。

  1948年独立后,政治上处于劣势的泰米尔人对由僧伽罗人主持的政府在语言、就业、教育和宗教等方面的政策深感不满,长期对立导致两个民族之间的矛盾日益激化。

  如今,斯政府军的军事胜利也并不等于斯民族矛盾的根本解决。相反,长期的流血冲突加剧了双方的仇恨。

  本组稿件综合新华社等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