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住院一个多月兄弟姐妹均拒绝收留》后续:谁该为“无主病人”买单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5月19日03:22  燕赵都市报

  本报记者田林 吴艳丽

  本报5月15日报道了唐钢医院治好病人王涛(化名),其兄弟姐妹却拒绝收留的事件,引起了各界关注。许多人可能不曾想到,病人眼中“强势”的医院也有本难念的经:众多无主病人,正在影响医院的经营。而普通患者却担心,这笔费用是否会被医院转嫁到他们头上。

  ■医院头痛:无主病人费用谁出

  昨日上午,记者采访了唐山市多家大中型医院。对于无主病人,所有医院的医生都非常头疼。

  唐山市工人医院医务部一位医生表示,工人医院经常会遇到这种“无主病人”。“一是病倒路旁的流浪者、乞讨者;另一种是车祸等意外事故中肇事者、负责人逃走后留下的无辜受伤者。”一位医生表示,“作为医院,我们对于这些病人会尽心尽力治疗。其中大部分人能找到家属。但也有一部分人或者找不到家属,或者干脆不开口。这样的病人每年能有10个左右。”这些病人痊愈后,由于没有家属,治疗费用也就无从讨要。“每年最少我们医院也要花二三十万。这部分费用是没地方买单的,医院只能自己拿出钱来堵这部分窟窿。”

  华北煤炭医学院附属医院的工作人员也表达了同样观点。住院部刘剑副主任表示,医院每年都会接收到几个这样的无主病人,“遇到无主病人,医院都会先行救治,不会因费用问题而拖延。但这也给医院带来了不小的麻烦,有的无主病人的费用就一直拖欠着,只能算在医院的头上。”

  ■百姓隐痛:费用是否转嫁其他患者头上

  对于无主病人,除了医院苦恼,许多市民也反应激烈。大家都表示,羊毛出在羊身上,这些无主病人欠下的钱肯定是要摊到每一个病人头上,但这钱掏得实在是不明不白,无主病人值得同情,但让有主病人来负担他们的费用,这不公平。

  据了解,现在医院的收入一般来自3个方面:药品差价、诊疗费用,还有国家补助。由于近年来国家补助的费用增长缓慢,医疗费用的缺口,迫使医院把主意打在药品差价和诊疗费用上。而无主病人的费用,既然占用了医院的经营费用,那么最终也可以看作是有主病人为他们买了单。

  “所有的无主病人都要医院负责,可是医院的钱从哪来呢,还不是从病人那儿来的。也就是说,我们这些花钱看病的病人负担了那些不花钱的无主病人的费用。”市民常青海表示。

  ■部门心痛:医疗资源被占用,影响医院积极性

  针对无主病人这一情况,记者也电话采访了唐山市卫生局。一位不愿透漏姓名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无主病人在唐山市的各大医院屡见不鲜。

  “从医疗的角度说,救死扶伤是每一位医生的天职。遇到这种病人,即便是无主病人也要尽全力去救治。而且有些无主病人在治好后,还不出院,占用了大量的医疗资源。”这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但是由于现在没有一个硬性规定来解决无主病人的费用问题,所以只能是由医院出钱。现在医院也要有效益,让医院去承担这部分费用显然是不合适的。长此以往,可能会伤害医院的积极性。”

  ■专家呼吁:救助无主病人需要社会各界的介入

  对于王涛和其他一些无主病人的问题,记者请教了有关专家。有关专家给出了解决的办法。

  唐山师范学院副教授、社科专家张亚钧表示,在王涛事件中,唐钢医院作为医疗机构已经尽到了最大责任。不仅如此,他们在这件事上表现出来的高尚医德还应当得到表扬。对于王涛的家属,也就是他的兄弟姐妹,在这件事上的态度,我们也不能过多地进行责备,毕竟对于谁来说,这都不是一个小负担。

  张教授说,王涛事件暴露出的,是我们国家的救助法规和救助制度的不完善,要从根本上解决对王涛和其他无主病人的救助问题,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是关键。

  张教授还表示,救助无主病人不能看成是医院的工作,也不能直接推给政府,而是需要社会各界的介入。首先,可以设立用于救助无主病人的专项基金,该基金可由政府承担一部分费用,其余部分可由社会上的捐助和闲散资金予以解决;其次,可以设立专门管理机构,保障和监督该基金的正常运行。“无主病人无人管理已经成为一个社会问题,建议政府方面尽早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完善救助政策,避免激发社会矛盾。”张教授说。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