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媒体“热报”:海峡论坛掀开两岸交流新篇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5月19日06:02  台海网

  台海网5月19日讯 (海峡导报记者 兰文 综述)暖风吹皱一池春水。这几天,首届海峡论坛磁吸着两岸三地媒体的眼球,各大媒体大篇幅报道了此次交流盛况,并作了视角不一的解读。

  海峡论坛的最大魅力在民间,草根是她的本色。两岸关系纷繁复杂,但是民间交流是根本,两岸民众心相通了,就不会再有解不开的疙瘩。

  惠台政策成热点

  

  对台湾媒体来说,海峡论坛推出的惠台政策,是它们最关心的焦点。《联合报》对于国台办主任王毅宣布的8项惠台政策逐条说明,并大篇幅报道交通运输部推动海上直航的9项举措。台《工商时报》以“海峡论坛登场,大陆交通部释9项利多”为题,详细介绍了有关内容。

  台湾 《中国时报》在17日头版显著位置报道了贾庆林与朱立伦的会面,另在焦点新闻版整版报道了论坛新闻,其中大陆新推的促进海上直航9项政策措施和桃园航空城热烈招商,是该报着重报道的内容。

  17日出版的台湾 《经济日报》,以《海运直航 大陆新增5港口》为题,对两岸海上直航圆桌会议及海运直航新惠台措施,进行了重点报道。该报引述朱立伦的话称:海西发展可以“后发而先至”,台商未来不会缺席。

  草根交流意义大

  期间,新华社发表了《两岸“草根”交流意义重大》的文章,认为海峡论坛可补齐目前两岸交流中的“短板”。文章称,两岸基层民众之间的交流还停留在自发、零散的阶段,这已成为两岸交流格局中的 “短板”,两岸关系能否持续和平发展,关键在于是否得到两岸主流民意和广大民众的坚定支持。

  参加这次论坛的包括来自台湾25个县市、涵盖20多个界别,共8000多名嘉宾,唯有两岸民众广泛参与,两岸关系才能根深叶茂、茁壮成长。

  中新社17日发表了《海峡论坛彰显 “三力”》的评论文章,这“三力”即魄力、魅力、张力,从规模空前的两岸民间交流,到论坛上发布多项惠台政策,均展现了大陆的魄力,魄力产生魅力,未来张力可期。

  两岸交流新平台

  香港媒体中评社则从两岸交流管道的视角,解读了海峡论坛。17日发表的社评 《两岸民间交流新平台》指出,两岸交流逐步形成了多层次、多元化的平台,两岸经贸文化论坛是最重要的党际互动平台,海协、海基会协商是两岸互动关系的主体,博鳌亚洲论坛成为两岸在国际社会进行两岸相关议题交流的重要平台,两岸不同行业间也陆续建立了互动平台。

  该社评进一步指出,海峡论坛显然是大陆努力打造的两岸民间交流与互动的综合型新平台,是大陆推动与落实两岸关系“大发展,大交流”的重要举措,以及实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具体步骤。

  社评强调:“海峡论坛的意义,不仅在于达成多少具体合作成果,签署多少合作协定,更重要的是通过广泛参与,增进两岸民众的相互了解,化解歧见,增进信任,增加共识。”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