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未来3年每年新建农房8万户 ——解读济宁市《关于加快农村住房建设与危房改造的意见》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5月19日06:45  大众网-齐鲁晚报

  

未来3年每年新建农房8万户

  居民生活在刚完成改造的道沟新村。

  文/片本报记者高建璋本报通讯员马鲲鹏

  排水、污水和垃圾处理、沼气与供气、集中供热及科教文卫等设施。此外,强化政策激励作用,推动农村居民居住由分散向集中转变、平房向楼房转变、村庄向社区转变,促进人口向城镇集中。

  整村搬迁可分为6类

  实施农村住房建设与危房改造是广大农民热切期盼的民心工程。日前 ,济宁市政府正式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农村住房建设与危房改造的意见》,连续3年实施农村新居建设工程,每年确保新建农房8万户 ,力争用 5年时间基本完成6万户农村一级危房改造任务。

  5年改造6万户危房

  据介绍,近年来济宁市始终把农村住房建设作为农村建设的重要载体和突破口,截至目前,全市共投资7267万元,改造完成农村贫困家庭危房4507户,农民群众的住房条件有了很大改善。但总体看,部分农村住房建筑质量差、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低,全市仍有6万多户农民居住在破旧危房中,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也相对滞后。进一步改善住房条件和人居环境,已成为广大农民群众的强烈愿望。

  根据新出台的《意见》规定,从2009年起,济宁市将连续3年实施以合村并点、旧村改造、压煤区村庄搬迁、城中村改造、新型乡镇及小城镇建设等内容相结合的农村新居建设工程,每年确保新建农房8万户,力争完成10万户。农村危房改造方面,从2009年起,力争用5年时间基本完成6万户农村一级危房改造任务,2009年先行改造1.6万户。

  同时,加快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统筹安排、配套建设村庄道路、供水、

  根据《意见》要求,鼓励已经具备条件实施整村迁建的村庄先行启动,建设“大村庄”和农村社区,引导经济条件好、建设需求迫切的农户搞好农村住房建设。

  主要可根据6种情况分类实施:城中村和城边村要结合旧城改造和新区建设、倡导相邻村庄迁村并点、集约土地;乡镇政府(街办)驻地村庄要按照小城镇建设规划搞好建筑设计,逐步建设改造成为城镇社区,吸纳周边村庄农户入住;中心村、经济强村和大企业驻地及周边村庄要按照新型农村社区的标准,统一组织建设集中居住区,可通过土地置换方式,集中建房改善农民居住条件,吸纳拟撤并村庄的农户,拓宽发展空间;县域村镇体系规划确定搬迁合并的弱小村、偏远村一律停批宅基地,按规划实施整村搬迁或通过提供优惠条件引导农户到小城镇中心村购房、 建房;对地质灾害威胁区、煤矿塌陷区、压煤区、水库库区、黄河滩区等不宜居住的村庄,尽快实施整村搬迁,倡导集中连片建设,鼓励向小城镇和中心村集中。

  同时要求,从住房最困难、最急需的群众入手,充分利用现有空房,优先安置无房户和整体危房户,重点资助农村贫困家庭危房改造户特别是农村低保户和贫困优抚对象。对城中村、城郊村的困难群众,将逐步纳入城市住房保障范围。

  开办农房按揭贷款

  《意见》规定,济宁市财政从2009年起,将连续3年设立专项资金,每年专项资金数额不低于3亿元,重点对合村并点、整村迁建等集中连片建设项目进行补助,先期列支1亿元作为启动资金。各县市区也要设立专项资金,支持农村住房建设与危房改造。

  同时,还将提供信贷支持。对参与农村住房建设、资信优良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和建筑施工企业,简化审批流程,优先提供贷款。开办农村居民住宅楼按揭贷款,对符合条件、土地证和房产证齐全、申请按揭贷款的,适当给予一定的利率优惠。大力提倡以县为单位进行整村改造项目捆绑贷款或进行投融资,鼓励镇级建立以土地、固定资产等财产资源为基础的投融资平台、担保平台,建立担保反担保机制,广泛筹集资金用于农村住房建设。每个县选择1至2个乡镇作为试点,取得经验后全面推广。

  对整村迁建的农村居民,按成本价购买回迁住房确有困难的,可由所在县(市、区)政府或采取担保公司担保的方式为每户提供10万元以内无息贷款,贷款期限为5年,利息在县级财政中列支。

  另据规定,城市规划区内城中村、城边村和建制镇驻地村庄进行统一建设改造,用于安置农村居民的住房,免收城市基础设施配套、防空地下室易地建设费等行政事业性收费;城市规划区外旧村改造、整体搬迁和农民自建住房,免收各种行政事业性收费。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