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西部计划,实现双赢 志愿者支援了西部建设;换一种思维来说,西部的广阔天地,又为缓解东部的就业压力提供了空间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5月19日06:48  大众网-齐鲁晚报

  本报记者鲁超国实习生梁静乌鲁木齐报道

  “西部计划” 已经实施了6年,随着大学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它的作用越来越凸显。大学生扎根西部渐渐由“ 鼓励”变成了“自愿”。

  “志愿者初衷发生变化”

  刘长江坐在新疆自治区财政厅办公室内,见到远道而来的记者十分热情:“ 我是潍坊人,与公冶长还有晏婴是同乡。”

  他是第一批西部志愿者,目前是公务员。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2003年7月,刘长江把这首《送元二使安西》写在日记里送给自己,至今保留。

  他的理由很简单,“ 从小到大都很顺利,想到艰苦的地方去锻炼锻炼自己”。

  “ 那时候的志愿者初衷基本上都是一样的,大家都很有激情。”刘长江说,“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没有一个是为了工资而来,因为当时团中央每月只给600元钱补贴,刚够生活费。”

  而聊城大学的李前前是2008年的第六批志愿者,“咱山东省的就业压力太大了”,她已经记不清自己参加了几次招聘会,大部分简历“石牛入海”。

  “ 有一个老乡现在请假回老家考公务员了。志愿者享受加分待遇。”李前前说,“考不上的话可能回来考新疆自治区的公务员。”

  “和以前的志愿者相比,后来的志愿者初衷肯定发生了变化。”山东省西部计划项目办负责人说,“就业的压力迫使大学生多渠道选择。”

  “留下的志愿者多了”

  “ 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留在新疆的志愿者越来越多了,咱山东老乡也越来越多了。”在新疆自治区团委“帮忙”的志愿者张爽说。

  “ 这边对大学生的需求程度还是很大的。”一位西部计划志愿者开玩笑说,有些人宁当“鸡头”不当“凤尾”。

  “ 与其说我们为西部做贡献,不如说西部为我们提供了发挥的舞台。”志愿者马俊虎说,“从就业这个角度来说,谈不上谁支援谁,政策在引导问题向双赢、多赢的方面发展。”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