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政府成立专业合作社替种植户抛绣球招客商 沂南两万亩草莓俏“出嫁”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5月19日06:49  大众网-齐鲁晚报

  

政府成立专业合作社替种植户抛绣球招客商

  草莓批发市场上,农户们正将仅剩的几箱草莓搬上运输车。 记者寇润涛张涛摄

  本报记者寇润涛张涛

  草莓种植面积不断扩大,金融危机下出口不畅 ,果品加工生产企业减产 ,各地草莓销售价格持续下跌。面对种种不利因素,沂南县草莓逆市而上 ,全县 2万余亩草莓获得了产量和销售双丰收。

  草莓难“出嫁”政府来帮忙

  近年来,沂南县葛沟镇的草莓种植面积不断扩大。2007年,全镇草莓种植面积为6000亩,而2009年全镇草莓种植面积增加到12600亩。葛沟镇卢克厚副镇长告诉记者,农户种植草莓,往往是全村一起种。去年草莓的价格较高,一亩大棚能纯收入1万元。这让不少农户尝到了种草莓的甜头,越来越多的农户开始建拱棚种草莓,葛沟镇也迅速成为了“万亩草莓种植区”。

  今年受外贸企业出口形势的影响,加上草莓上市时间又较为集中,草莓上市初期出现了压价滞销现象。4月8日,沂南县政协主席公维禹到葛沟镇出差时了解到,草莓集中上市,但收购客户却寥寥无几,草莓价格也降至每公斤1.8元,不到去年同期价格的一半,并且还在不断下降,不少种植户忧心忡忡。“当时公维禹主席立即做了安排,要求相关部门抓紧调研,把全县的草莓销售情况摸上来,向县委、县政府汇报。”卢副镇长说,4月10日沂南县政协便组织专题调研组,赶赴全县草莓种植面积最大的葛沟、砖埠两个乡镇,深入到村、专业合作社、收购点和农户,对草莓种植状况和销售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

  全县总动员合力卖草莓

  4月13日,一份《万亩草莓销售刻不容缓——关于全县草莓生产销售情况的调研报告》直接报到沂南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手中。报告指出由于沂南县草莓知名度不高,销售体系不完善,购销经纪人基本是单打独斗为主,并且多数是在家坐等销路,缺乏长期稳定的大客户,无法应对当前的销售局面。如果就此发展下去,广大草莓种植户的利益将受到极大损害,挫伤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这份调研报告得到了沂南县委、县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县委书记马崑、县长王常胜都做出重要批示,要求各有关部门和乡镇采取有效措施,有针对性地做好相关工作,确保草莓销售畅通,切实保护群众利益。沂南县政府随即召开专题会议安排部署,各有关单位也立刻行动起来,全力促进草莓销售。交警、交通、农机等部门联合开辟草莓销售“ 绿色通道”,对运输草莓车辆在本县内一律不准扣车罚款;公安等部门加大治安巡逻力度,全力维护草莓市场交易秩序。

  合作社抱团推介会引客据了解,沂南县虽然形成了相当规模的草莓生产基地,但是产业化发展不均衡,专业合作社数量少、规模小。葛沟、砖埠两个乡镇只有3个合作社,每个合作社只能辐射草莓种植面积300亩左右。此前,合作社并没有与大型加工企业签订购销合同,不能“ 旱涝保收”。

  葛沟镇陈家堰村支部书记陈太征,同时还兼任葛沟草莓专业种植合作社理事长。陈太征说:“这个草莓专业种植合作社属于临危受命,刚刚成立的,以前虽然也经常帮着农户联系草莓客户,但今年成立合作社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帮着把各家各户的草莓信息联系起来,抱团接大单,联手闯市场。”

  陈太征说,通过安排专人外出推介,联系购销客户,他们发现,虽然客户受金融危机影响迟迟不敢收购草莓,但是葛沟镇种植的草莓比外地草莓拥有一个优势——品种好。“据我了解,周边县区不少露天种植的草莓虽然也个大色红,但每斤售价却只有2毛,因为这种草莓只能用于罐头加工,而罐头加工厂又不敢大量收购,因此草莓价格便不断下跌。”陈太征说。沂南县在农机局、蔬菜局等部门指导下,农户们纷纷引进“全明星”、“大赛”品种。这两种草莓可以用于加工果脯、罐头、速冻,适用范围更加广,外地客商都非常喜爱。 通过专业合作社开推介会,河北、江苏等外地客商都受邀前来,合作社每天可以销售5万公斤。从4月16日到现在一个月下来,合作社累计销售了150万公斤草莓。

  陈太征说:“这是我们第一次举办草莓推介会,而且取得了不错的效果。随着今年草莓上市结束,现在就要考虑明年的草莓市场,在草莓种植方面引进新品种,申请国家部门认证,形成品牌,让农户们不再担心种了草莓卖不出去,让农户们放心种草莓。”

  草莓卖得俏农户很舒心

  5月13日,记者在沂南县草莓生产主产地葛沟镇的草莓批发市场看到,这里显得空荡荡,几位农民正在整理卖剩的几箱草莓。“好的草莓早就卖光了,就连挑出来的小草莓现在每斤还能卖9毛钱,有政府帮咱找销路,心里可踏实多了。”在陈家堰村西头的草莓销售市场里,一位农民数着手中的钞票,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在葛沟镇街头,草莓种植户孙淑芬老人正将刚从大棚里摘出来的最后一茬草莓摆在路边摊点上销售。孙淑芬老人说,今年她家里种了两个拱棚的草莓,上月初正当草莓集中上市的时候,却没有客商来收购草莓,那时候草莓的价格一天能跌上一毛钱。“眼瞅着价格从每斤2块多一直降到9毛,全家人都慌了,总不能种了一年草莓,到头再赔钱啊。直到上个月的16日,村里大喇叭里喊着让去批发市场卖草莓,一听说来客商了,全家人都忙着到地里摘草莓。”孙淑芬告诉记者,从那以后,草莓的价格也慢慢涨了上去,每公斤草莓批发价保持在3元左右,一家人终于缓了口气。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