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达利”利润增长3倍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5月19日07:20  浙江日报

  编者按:今年以来,我省经济运行出现了一些积极变化,但总体形势依然严峻。当前,全省上下围绕“保增长、抓转型、重民生、促稳定”这一工作主线,进一步落实“标本兼治、保稳促调”的各项举措,切实解决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努力推动经济向好的方向发展。本报今起开设“坚定发展信心,推动转型升级——保增长新征程”专栏,反映各地和企业保经济增长、促产业升级的新进展。

  本报杭州5月18日讯(记者 应建勇) 正当国内众多纺织服装企业因为外需下降而愁眉不展之际,位于萧山的我国丝绸行业龙头企业——达利(中国)有限公司取得了令人咋舌的业绩:1至4月,该公司实现利润2658万元,同比增长298.82%,创历史同期最高纪录。

  “达利”主要从事真丝面料印花及染色加工、真丝针织服装生产及出口, 85%以上产品出口欧美,今年1至4月,“达利”销售收入近3亿元,同比下降18.98%。

  为何销售收入下降,利润却能大幅增加?“达利”执行总裁费建明颇为感慨地说:“危机告诉我们,一个企业的潜力是无穷的。”

  去年10月,“达利”成立了一个全新的部门——成本控制中心,并制订了2009年下降4420万元制造成本的目标,公司负责人的考核指标中也相应增加了成本控制指标。

  “在每个环节,我们都要求将成本压到最低。”“达利”管理中心经理张芸介绍说,比如在面料裁剪环节,以往原料损耗率在1%至2%之间,如今已降到0.5%。仅此一项,前四月就节省成本140万元。在节能降耗上花的大功夫,也让“达利”大幅压缩了开支。通过开发利用太阳能、在园区建地下保温蓄水池、开发余热回收系统等措施,今年以来,公司总能耗同比下降32.04%,总计节约1374吨标准煤。据统计,前四月,“达利”制造成本下降近2000万元。

  除了节流,“达利”还注重开源。总共拥有5000名员工的达利公司,其开发部员工多达500余人,去年下半年以来,公司新产品研发资金已逾3000万元。在依靠新产品拓展市场的同时,“达利”今年还主推自主品牌——August Silk,以往该公司自主品牌销量仅占15%,其余皆为贴牌加工,订单也大多外包给配套企业。今年以来,公司贴牌加工量大幅减少,自主品牌却迅猛增加,仅美国市场,前四月自主品牌订单就增长了5.31%,带动了利润指标增长。公司前四月的出口利润率从去年1至4月的2%反弹到了历史最高的10.9%。自主品牌产品的热销,也让企业实现了不裁员、不减薪的承诺。

  在力保国际市场的同时,“达利”还在开拓国内市场上动足了脑筋,内销份额取得明显增长。去年下半年,公司与省旅游集团合作,投资6000万元推出了“丝绸世界”工业旅游项目,前来参观的游客络绎不绝。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