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二十多年重庆文艺事业大发展 从“拉赞助”到“树品牌”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5月19日07:47  华龙网-重庆商报

  未来五年内,我市将创作舞台艺术作品20部,打造冲刺精品的大戏10部,创作更多像《金子》、《大足》那样震撼人心的作品。

  20多年前

  文艺家“走穴”赚经费

  “当年重庆的文艺历程,艰难!”今年69岁的吕进是重庆直辖后第一届文联主席。他回忆说,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文联一年的经费只有8000元,文艺家生活很艰难。无奈之下,当时吕进就和同事一起,到各个机关单位去“拉赞助”,通过给职工开讲座收取费用,用“走穴”赚来的几百元钱勉强维持文联的开支。“虽然我们是给别人‘上文化课’,但目的却是为了挣钱,实在是很尴尬。”

  现如今

  正在树立自己的文艺品牌

  “现在大不一样啰!”吕进谈起现在重庆文艺事业欣慰地说:“现在川剧《金子》、话剧《移民金大花》、京剧《大足》、杂技《红舞鞋》,哪一样都带得出去!重庆正在逐渐树立自己的文艺品牌。”

  据了解,川剧《金子》作为全国首批十大舞台艺术精品剧目,足迹已遍布法国、瑞士等几十个国家。歌剧《巫山神女》、大型方言话剧《移民金大花》、话剧《桃花满天红》等,都是近年来涌现出的舞台艺术佳作。另外,影视作品《记忆之城》、《周恩来在重庆》等,也获得全国电视大奖。据统计,十六大以来,我市共创作舞台艺术作品近10台;拍摄影视作品40余部;创作长篇小说150余部,中短篇小说、散文、诗歌等专集500余部。文学作品共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中国广播影视节目大奖等近100项。

  发展计划

  推低价票继续办“演出季”

  去年推出的首届重庆演出季历时约50天,是我市历时最长、规模最大、参演单位最多、剧目品种最齐、演出层次最高、覆盖面最广的一次大型演出季活动。市文广局艺术处表示,今后还将继续办好重庆演出季。

  老文艺家有望享院士待遇

  市文联党组书记王超透露,我市今年将培训一大批年轻文艺工作者。同时,对德高望重、在全国范围具有广泛影响力的著名老文艺家,争取以市委、市政府名义授予人民文艺家称号,比照享受两院院士待遇。

  5年将推出10部精品大戏

  今后五年,我市将大力实施舞台剧目创作“2121”工程,即五年创作舞台艺术作品20部,打造冲刺精品的大戏10部,打造国家级舞台艺术精品1部;实施艺术创作人才“1515”工程,即五年培育出舞台艺术创作国家级人才1名,全国知名人才5名,市级人才10名,舞台艺术创作及评论骨干队伍达到50人以上。

  主城周边建“艺术家之村”

  市文联书记王超表示,将尽快启动建筑面积11000平方米的重庆市文艺家活动中心。同时,在三峡库区、渝东南和渝西地区,建立一批文艺创作基地。在主城附近,启动“重庆艺术家之村”建设。

  记者 纪文伶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