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确保援建项目年内全部开工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5月19日08:04  南方日报

  本报讯日前,中央政治局委员、省委书记汪洋对我省对口支援地震灾区灾后恢复重建工作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各市、各部门加大工作力度,切实做好对口援建各项工作。昨日,我省召开第四次对口支援地震灾区灾后恢复重建工作领导小组(扩大)会议,贯彻中央提出的“三年任务两年基本完成”的新要求,落实汪洋书记批示精神。省委副书记、省长、省援建工作领导小组组长黄华华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副省长李容根主持会议。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陈用志,省政协副主席汤炳权等省援建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出席会议。广州、深圳、佛山、惠州、东莞五市和省工作组就加快推进对口援建工作作了发言。各对口支援市政府和省有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参加会议。

  会议指出,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和受援地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省对口援建各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重要成果,得到充分肯定和高度赞誉。一是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及时有力。汪洋书记和黄华华省长亲赴灾区实地考察调研,现场部署和指导对口援建工作;下转A09版?

  全省先后有省、市领导100多人次到灾区检查指导对口援建工作。二是认真贯彻落实恢复重建总体规划和9个专项规划,积极协助汶川县13个乡镇开展重建规划设计工作。三是对口援建项目扎实推进。截至目前,我省对口援建汶川共下达项目548项,估算援建总投资47.8亿元。已开工140项,竣工21项。到位资金17.3亿元,完成投资9.4亿元。正在开展前期工作的项目262项,涉及援建资金28.3亿元。四是城乡居民住房建设高效推进。汶川县农房维修加固任务于去年11月底全部完成。全县需重建(新建)的农房15982户,已完工7931户,在建7031户,开工率达93.6%。五是产业恢复工作初见成效。截至4月底,我省与汶川共签订8个合作项目,签订2个框架协议,总投资逾10亿元;与汶川县初步达成合作意向项目投资超过30亿元。六是各项物资和技术援助工作有效开展。去年8月初我省全面启动了支援汶川灾区“暖冬计划”,全省共捐赠汶川县总价值达6577.6万元的过冬衣物;接收4600多名地震灾区师生来粤复课、536名学生免费就读重点技工学校、334名汶川灾区学生免费就读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特别是将汶川桑坪中学1539名师生整体迁入广东碧桂园连锁学校复课,创造了灾区异地复课之最;我省与四川省签订了三期对地震灾区开展对口就业援助协议,向汶川县提供岗位超过6万个;先后派出52支医疗卫生队伍共计1290多人次支援灾区。

  黄华华强调,我省是全国唯一一个对口援建四川和甘肃两省“四县一区”的省份,援建任务十分繁重。我省要按照中央提出的“三年任务两年基本完成”的新要求,坚决完成对口援建任务。突出抓好以下五个方面:

  一要抓紧确定后续对口援建项目。我省提出的后续援建项目和援建“总盘子”建议一旦确定,省发改委要尽快会同有关部门抓紧研究提出后续援建项目安排建议,各市和省工作组要抓紧实施;省财政厅和领导小组办公室要根据各市的财力状况和任务轻重,综合平衡,将省级援建资金分配到各对口支援市;各对口支援市的援建资金要优先保障“总盘子”确定的基本任务。

  二要全力以赴推进对口援建项目建设。围绕“解决民生”和“形成实物工作量”两个目标,强力推进项目建设,确保所有援建项目在年底之前全部开工。9月1日前所有援建的中小学要全部投入使用,确保秋季开学时灾区中小学生返乡入学;年底前城乡居民住房重建任务基本完成,确保城乡居民春节前住进永久性住房;所有援建的医疗、卫生设施和供水工程要在年底前全部竣工,80%以上的公共服务设施投入使用,确保明年春节灾区公共服务条件基本具备,灾区群众全部喝上干净卫生的自来水。同时,抓紧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和城镇建设,明年5月12日之前90%以上的援建交通基础设施要基本完工,城镇功能基本恢复。

  三要加快提升受援地的“造血”功能。把我省的市场、机制、开放、产业优势与灾区的特色资源优势结合起来,广泛吸引社会资金参与灾区基础设施和经营性项目重建,努力探索一条协调互动的对口支援新路子。

  四要继续做好医疗、教育、就业等技术援助工作。支援灾区做好医疗卫生防疫工作,积极做好灾区医务人员的培训;加强教育援助,可探索将灾区学校与省内学校“结对子”,开展人员双向互派;开展就业合作,积极协助当地劳动部门有针对性地开展技能培训,培养更多适应我省企业用工需求的劳动力;开展智力援助,指导汶川县做好农房重建和城乡规划的实施,继续做好汶川县地震小区划和防震减灾防治工作,研究支持我省应届大学毕业生到汶川县和甘肃省“三县一区”实施“三支一扶”的政策。

  五要切实加强项目、资金、安全等监督管理。紧紧围绕项目、资金和安全监管,切实做到“抓质量,促安全”、“抓管理,促效益”、“抓审计,促廉洁”。张启符信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