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国际化视野谋创新求发展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5月19日08:04  南方日报

  

国际化视野谋创新求发展
南海教育注重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对接,将知识产权教育带入中小学课堂,从小培养孩子对知识产权的兴趣和意识。
国际化视野谋创新求发展
学生在合作实验中培养实践能力。
国际化视野谋创新求发展
大沥平地小学勇夺国际VEX机器人挑战赛季军和最佳创意奖及最佳思考奖。

  “广东四小虎”、“全国百强县前列”、“2008年GDP接近1500亿元”……历经三十余年改革开放,南海经济腾飞令世人瞩目。而事实上,南海教育也有着与其经济地位相匹配的“江湖地位”。

  “初中教师本科率85.54%;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专任教师本科及以上学历比例达98.84%,硕士率达19.25%;高中(含职中)计算机人机比为5.8∶1,初中7.4∶1,小学8.3∶1,全区多媒体电教平台4440个,信息化程度堪比发达国家。”

  这些数字也许不够直观,但时任英国领事馆文化教育处主任郝霖的一句话却道出了南海教育发展的精髓:“南海有面向世界发展教育的前瞻眼光。”用南海自己的话来说,便是“培养创新型的现代南海人!”

  能力教育与学历教育并重

  在几个迷宫般的小房间中,隐蔽的角落里放着一支短小的蜡烛,蜡烛燃烧的火焰代表火源。只见机器人迅速地穿过一个个房间,直奔藏着小蜡烛的地方,“呼”地一下,机器人脑袋上的小风扇转了起来,蜡烛被吹灭了。连续三次,无论蜡烛被放在哪个房间的哪个角落,机器人都能成功搜索到火源并将其熄灭,所用时间总共不到11秒。

  令人难以相信的是这个机器人的发明者是两名中学生。2007年4月16日,第15届国际机器人灭火比赛和首届国际机器人救援比赛在美国举行,来自广东佛山南海区大沥镇盐步中学两名初中生组建的团队击败来自40多个国家的260支代表队,荣获初级组的两个世界冠军。

  在国际奥林匹克竞赛和各种机器人竞赛中夺魁,对于我国中学生来说,已不是新鲜事,但此次夺得双冠军的学校是当地一所普通的乡村中学,这让一些教育专家都感到惊奇。而且,这并非南海中小学生第一次在国际大赛上获奖,早在2006年5月,南海区九江镇初级中学科技代表队就荣获第27届世界头脑奥林匹克总决赛“花车巡游”项目中学生组世界冠军。

  与此同时,南海还有一批学校近年在全国和世界各种艺术、创新、发明及机器人竞赛中频频获奖:2006年8月,大沥中学吴平荧同学的科幻绘画《多功能能源转化机》荣获第二十一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2007年7月,九江镇中学科技代表队获首届中国青少年创意大赛暨知识产权宣传教育活动团体金奖、两项个人金奖;同年,石门实验学校合唱团远赴奥地利首都维也纳演出,成为第一个走进金色大厅的中国民族音乐合唱团……

  自2003年《南海教育创新行动纲要2003—2007》中提出”培育具有世界公民意识的现代南海人”的教育目标以来,南海这个经济发展处在全国县一级前列的区域,就把孩子终身发展作为教育的基本立足点,无论是升学考试、素质教育还是各项德育工作,都在全国同类区域中位居前列。

  南海在发展学历教育的同时,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以大沥实验小学为例,从去年开始,大沥实验小学开始创设“学生个性化发展计划”,将开设多年的各种兴趣班整合为十几个项目,每天下午进行专门训练,到周末还请来专业人士开设特训,报名则采取自愿报名的方式。在这一培养模式下,大沥实验小学有20多名学生在省级、国家级的英语口语比赛、奥数竞赛和体育比赛中获得金奖。

  特色德育模式育人

  “孩子以前在家从来不做家务,也比较任性,现在吃完饭会帮妈妈洗碗,衣服也是自己洗了。”从外地来南海做生意的李先生两年前将女儿送入南海实验中学附属小学读书,现在读5年级。提起女儿现在的表现,他直言跟以前大不一样。

  李先生女儿的表现,是众多在南海读书孩子家长的普遍心声。而这一切,又源于南海教育中的德育特色。早在2007年,南海区教育局就制定了《佛山市南海区中小学德育发展规划》,并且完善了《南海区中小学德育工作评价标准》的修订,从制度层面保证全区27万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南海学校的普遍做法是,将传统的灌输式教育转变成体验式教育,通过开展艺术之星、亲子联谊等系列活动,让学生做一个快乐的人,并且在活动中培养兴趣健全人格。为了更加专业地开展德育工作,南海在政策上大力倾斜,支持学校配备专职心理教师。目前,全区已有专职心理教师60多名,兼职心理教师超过1000名。所有兼职心理教师都参加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培训班,受训面之广,受训人数之多,为全省第一。

  此外,南海在道德教育中,非常注重对青少年的民族精神教育,即把南海精神融入特色校园文化的创建中。比如九江中学、桂城叠窖第二小学大力打造“龙狮、武术”特色品牌教育,将流传上千年的龙狮文化和龙狮精神融入小学生的成长;民乐小学以“寻找黄飞鸿足迹”为题,创建“以武育德,以武励志,文武结合,全面发展”的校园文化;而西樵实验小学以“习礼仪,树形象”为特色,创建“知书达礼,健康快乐”的校园文化;城南小学、西樵第四小学则以“学习中华经典,打造书香校园”等活动,增进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理解,使南海精神更具书香气息。

  在这种特色道德教育模式下,南海青少年在成长中除了继承“敢为人先”等优良传统,还多了一份对自我的约束和对社会的思考。全国著名教育专家任小艾评价道:“升学率是众人评价学校最直观、简单的显性标准,但真正让学生受益终生的却是整体素质全面提高。”而实际上,“对孩子一生发展负责,培育现代南海人”这种观点正是南海教育发展的终极目标,完善的德育教育成为南海教育体系的又一特色。早在2005年7月30日,前来南海视察的教育部有关领导就对南海教育模式给予高度评价,表示要把南海经验带回北京,向全国推广。

  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对接

  走在南海的中小学校园内,除了正常的文化课程外,还经常可以见到老师在教授知识产权法律方面的知识,这一点,曾让来南海交流的内地教育界人士感慨不已。

  这是南海教育适度超前发展的一个典型表现。采取这样的教育方式,正是为了让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有效对接,并让孩子从小就具备国际化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

  从2002年起开创的知识产权基础教育项目至今,南海已将该项目向全区200多所学校全面推开,有效地在青少年中普及了知识产权教育,提升了社会和企业运用和保护知识产权的意识和能力。南海教育部门有关负责人表示,知识产权保护与运用是当今国内外的热点和重点话题之一,从中小学就开始进行知识产权教育,就是为了从小培养南海人对知识产权的理解和运用能力。除了《知识产权教育读本》,南海还开发了小学和初中《综合实践活动》、《信息技术》、《南海精神读本》等地方教材。

  南海区区长区邦敏说,“创建五星级南海,教育一定要适度超前”。为了实现适度超前的目标,南海在人才培养上一直坚持“国际化”的理念,积极开展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与全球先进教育理念进行对接。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南海各级学校与境外学校结成“姐妹学校”的,一共超过30所。

  在丰富的国际交流中,学生们在广阔的国际视野上学习礼仪,以国际化思维进行理解、沟通和处事,这提高了学生走向世界的能力。与此同时,南海也积极推进外语教学,让学生掌握走向世界的语言工具,并且大力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让学生掌握走向世界的技术工具。

  老师们也在国际交流中获益,南海派遣200余名教师到英国、美国、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国家进修,引进外籍教师强化外语教学,并且组织跨国学术交流活动,在课程、教材、教师、学生、社区的全方位交流中,南海教育理念得以与国际接轨。

  支点??

  制度建设力助南海再攀高峰

  在来到南海前,江涛是安徽省芜湖市的一名教师。2007年5月底,当他来到南海时,他成为南海“标杆式”教师第一人,也为南海的“名师工程”翻开了新的篇章。

  “名师工程”于2007年开始实施,南海区政府计划在5年时间内拨出2000万元,专款用于“名师工程”的打造,力争每年引进10名左右的全国优秀教师等南海教育急需的专业人才。这部分人将享受特殊人才的优惠待遇,而对个别在全国有重要影响力的“标杆式”教师,将给予30万至50万元的年薪。

  在“名师工程”背后,是南海区重视教育,并通过制度建设的力量提升教育水平的发展整体发展理念。

  活化队伍的“塔形双峰”

  实现教育现代化,核心是质量,关键是教师。而教师队伍的成长,关键又在于通过制度的力量进行“活化”。

  目前,一种被称为“塔形双峰”的人才成长模式正在南海教育界推广。在这种模式之下,人才成长有两个途径:一种是向专业化方向发展,形成骨干教师(骨干班主任)、学科带头人(高级班主任)、首席教师(首席班主任)的“名教师”塔;一种是向行政管理方向发展,形成骨干校长、高级校长、特级校长的“名校长”塔。

  据悉,同一级别的教师与校长的待遇基本相同,预计至2011年,南海的名教师与名校长人数分别将达到600名及50名。“这震动了教师的‘铁饭碗’,激活了队伍,有利于形成激励全体教师不断成长的环境”。南海中学副校长白惠冰表示,以前许多教师人到中年,“高级”评上了,“特级”又上不去,很容易导致所谓的职业倦怠症。

  “塔形双峰”的设计,则可以避免这种情况。很多教师认为,“双塔”并进的方式,打破了“学而优则仕”的传统思路,每位教师都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很多人重新有了奋斗的目标和再学习的动力。而事实上,如今在南海的区直高中里,教师在职读研已成风气,“人才第一”的观念也慢慢渗透到各校。

  制度的力量是巨大的,南海教师整体水平得以大幅提升。现在,南海全区有在职特级教师8人,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全国优秀教师等16人,省市级劳动模范、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等130多人,市级名校长、名教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等171人。

  完善教育管理机制

  除了建设优质的教师队伍,南海还构建了完善的教育决策、执行、监督相结合的教育管理机制。

  在行政方面,南海依法明确政府及相关行政部门管理教育的职能,制定行政审批程序改革方案和行政审批过错责任追究制度,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水平,建立健全师生申诉制度,规范和完善了校务公开制度,发展家长和社区参与学校管理的有效途径和模式。通过这些举措,南海希望形成社会监督的长效机制。

  同时,南海坚持聘请律师担任区教育局常年法律顾问,并落实了学校设置法制副校长的制度;而且,南海构建了信访系统网络平台,每年组织开展纪律教育活动,使整个教育系统形成了勤政、廉政的氛围和干净干事的环境。

  “活化队伍”、法治建设,南海教育通过一系列制度化方面的探索,打造出了适合教育发展的“软环境”;而南海教育未来的发展,同样有赖于在制度层面不断创新,谋求软环境建设的更大突破。

  特色??

  终身教育体系引领区域发展

  去年3月25日,南海区社区学院和全区8个镇街的社区学校同时成立。社区学院将开办以面向居民实际需求为主的各类实用型学习培训班,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阶层的南海居民均可入学,预计年内可实现首次招生。

  南海社区学院的成立,标志着南海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的建设进一步得到完善。而实际上,作为建设学习型社会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标志,南海在基础教育蒸蒸日上的同时,还致力于推进职业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社区教育的发展,构建了涵盖终身的大教育格局。目前,南海已成立1所社区学院,8所社区学校,8所成人学校(其中7所为“广东省示范性乡镇成人文化学校”)。已形成了以社区学院为龙头、社区学校为基地、社区内中小学为辅助、覆盖全区的社区教育体系。全区社区内的教育设施完善,图书馆、文化站等教育服务设施总面积达到7万多平方米。目前,社区学院(校)在读学员10854人,每年非学历培训量为2.2万人次以上;组织的青少年学习活动共计1000多场次,参加的青少年学生28万人次;开展主题教育活动350场,参加者有21万人次;为中老年教育开设48个教学班,学员1900多人次。区内非学历教育机构每年培训10万人次以上。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接受终身教育已经成为南海市民的新时尚。此外,职业教育和区域高等教育也成为南海教育的亮点。南海全区现有职业学校3所,其中有1所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1所省级重点职业学校。经过多年发展,狮山大学园区建设已具规模,目前在大学园区办学的大专院校已达6所,在校生近3万人,每年为企业输送了大量优质的专业人才。大学园区成为了南海乃至佛山招商引资的一张亮丽名片,吸引了奇美电子有限公司、丰田纺织有限公司、日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等跨国公司落户南海。

  ■述评

  全球化视野下的

  教育观

  全省首个教育强市(区)、多项指标位居全国百强县前列,对于南海教育而言,头上的光环已然不少。然而,对于此次“广东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区”的督导评估,南海可谓举全区之力而行。南海缘何如此重视此次评估?

  在珠三角地区乃至全国而言,南海的经济在县区行政区划中不可谓不强,教育也是南海一块闪亮的城市名片。然而,身处优质教育的“高原区”,南海不得不思考如何实现发达地区教育的持续领先发展,如何为孩子的终身幸福服务等问题。换而言之,就是南海如何克服“高原反应”,再攀高峰,实现教育发展更大突破的问题。

  南海正处于工业化中后期向城市化转变的过程中,城乡教育是这个区域的时代特点,这使得此前的南海教育与真正意义上的城市教育并不相同。然而,从现实条件来看,南海教育的发展眼光已不甘局限于同级行政区划,而力争比肩国内中心城市的中心区域。实际上,要达到这一标准,南海将面临诸多困难。

  与教育发展首先相对应的便是文化氛围的培育。放眼南海历史,虽然拥有康有为等重量级文化名人,但不可否认的是,南海目前文化设施建设有待进一步发展,高雅文化艺术更有推广和发展的空间。这种局面的持续存在,对于南海教育朝着中心城市中心区域方向发展无疑将产生深层次的阻力。

  文化氛围的相对弱势,既不利于南海孩子人文素质的培养,也不利于人才的引进。然而,可喜的是,南海政府和社会都已认识到文化的重要作用,适合现代社会发展的文化氛围正在逐渐形成。在此其中,南海教育功不可没。在适度超前的理念指引下,南海教育意识到从娃娃抓起的重要性,从学前教育和基础教育就开始培养孩子的“世界公民意识”,这种国际化的思维和教育理念,无疑是对南海教育突破瓶颈的努力尝试。

  这样的尝试如果能得到良性发展,南海不仅在经济上进一步与外界接轨,文化和教育也能相应与外界的实现有效对接,如此才能培养出“世界公民”式的人才。提升民众的人文素质和提高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是一件复杂而艰难的任务,最有效的方法是“从娃娃抓起”,毕竟未来是属于他们的。

  从这个意义上看,我们便能理解“培养创新型的现代南海人”这一目标对于南海全局而言的重要性。也唯有这样,南海才能真正克服“高原反应”,再攀高峰。

  本版撰文赵进钟雄滨

  统筹胡智勇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