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三维动画电影《天籁》亮相文博会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5月19日08:04  南方日报

  深圳原创,核心技术自主研发,全球首次将动画与油画艺术结合,画面媲美国际动漫大片

三维动画电影《天籁》亮相文博会
虚拟主角小女孩格桑珠玛。
三维动画电影《天籁》亮相文博会

  本报讯深圳一立动画影业公司独立制作的三维动画电影《天籁》预告片亮相本届文博会。据悉,这是中国第一部用自主研发技术进行全程制作的三维动画电影,也是全球第一部将动画制作技术与油画艺术效果完美结合的电影。这部影片处于紧张的后期制作阶段,已被确定为2009年建国六十周年的献礼影片。

  影片《天籁》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在宁静的雪域,古老的格桑部落被一股神秘的黑暗势力洗劫,小女孩格桑珠玛和藏獒尼玛在外玩耍才幸免于难。小女孩历尽磨难、知道了黑暗势力的来源—乌神,在众人的帮助下,突破层层阻碍,凭着坚强的意志和纯洁的心,将乌神再度禁锢,让世界重回五彩。小女孩最后幻化成了漫天飞舞的花瓣。这部影片的整体风格融合了西域文化的神秘色彩,还借鉴了国内著名油画家艾轩、陈丹青《西藏组画》中浓郁的民族风格。

  动画电影中最难的一个技术是“渲染程序”(per-computedRadianceTransferGenerator,中文翻译为“一个计算机动画预先计算的光能传递方法”),这项技术解决了画面的质感和逼真度。如果没有这项技术,影片的画面与国际一流公司制作出来的动画画面差距将会很大。为此,2006年底,一立公司组织国内动画制作的一批顶尖高手,投资近200万元,进行了艰苦的自主研发并最终取得成功,为《天籁》跻身动漫大片提供了技术保证。

  据了解,影片的前期制作内容出来后,中宣部、国家广电总局、深圳市委宣传部多次组织专家进行研讨论证,专家们认为,该片的视觉效果完全可以同国外制作的大片媲美,是国内动画电影制作的重大突破。

  依托本土公司自主研发一系列技术,使《天籁》的投资被严格控制在1700万人民币,打破了国内动画电影现有的高投入低产出的格局。国家广电总局称,《天籁》若成功,将使更多的投资者和观众重拾对中国动画电影市场的信心。

  ■对话《天籁》导演、深圳一立动画影业公司董事长易立

  “带给观众一亿美元制作的动漫差不多的享受”

  记者:《天籁》的制作费用是1700万人民币,但国际顶尖动漫大片的制作成本动辄是几亿美元。可是,观众走进影院,会用同样的标准来评判影片质量的,您怎么看这个问题?

  易立:我觉得我们花1700万制作的《天籁》,可以带给观众一亿美元制作的动漫差不多的享受。

  《天籁》电影的技术,就渲染这一块来说,跟国际顶尖动漫电影差不多。我们找香港的一家专业公司为我们转胶片,刚开始,对方没当一回事,但当他们看到我们的片子后,大为惊讶:这是你们做的吗?这完全是你们做的吗?

  我们承认差距。一般来说,业内认为,动漫制作最核心的技术,除渲染外,还有动画捕捉、面部表情等十几项,我们目前只攻克了一项。不过,就电影而言,不足的地方,我们还可以通过艺术去弥补。技术只是一方面,创意和想象力可以弥补技术的不足。

  记者:早些时候,我们曾经听到过这样的说法:许多国际顶尖的动漫电影是在中国加工的,中国动漫业在技术上早就非常领先了,只不过缺乏好的创意,是这样的吗?你们为什么这么看中技术?

  易立:我觉得,这样的说法是在忽悠大众。我曾经问过这样的话,哪部一流的动画片是在中国加工的?是中国的哪家公司加工的?没人能站起来举手。

  一些二三流的动画片的某些环节,可能放在国内来完成,但那一定是一些不重要的、没有什么核心技术的环节,跟我们的制造业类似。像皮克斯这样的公司,它决不会把核心的技术泄露出来,那是它的核心竞争力。

  技术太重要了。我到国家广电总局送《天籁》的剧本去审时,看到待审的动画剧本有一大摞,电影总局的人说,里面有很多非常不错的剧本,可惜做不出来。

  记者:在整个过程中,您得到过支持吗?如果有一天,观众走进影院看《天籁》,您最想对他们说的话是什么?

  易立:我是一个搞动漫的人,心中有这么一个梦想,一步一步做到今天,可以说,这个过程中,每一份支持都至关重要。在研发阶段,罗湖区委宣传部给了我最宝贵的支持,我们的成果,又让更多的人有了信心,中宣部文化局局长杨新贵先生、国家广电总局电影局副局长张宏森先生、艺术处处长孙丽艳女士,中国动漫学会常务副会长欧阳逸冰先生、深圳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京生先生、深圳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段亚兵先生、罗湖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刘石磊女士,以及深圳的企业、众多机构,都为这部电影的顺利制作倾注了大量的心血。

  大家对中国动漫电影的期待,是最原始的动力。

  我非常感谢所有支持我的人,我会尽最大努力,不辜负大家的信任。也非常感谢我的团队,他们跟我一起坚持着,酸甜苦辣一起尝。

  对《天籁》的观众,我最想说的是,中国人会在动漫电影的份额中占有自己的一席之地,我们献给观众的电影,首先得过我们自己这一关,一定会对得起观众。

  记者手记?

  深圳人写给动漫电影的一封情书

  深圳一立动画影业公司的三维动画大片《天籁》,会在市场上收获一个怎样的口碑呢?叫好又叫座?叫好不叫座?叫座不叫好?观众亮出评分牌,要等到8月以后。在3分钟的宣传片里,我看到了绮丽的场景和精致的造型,确实有大片感,在国产动画片中,这是全新的感受。

  因为职业的缘故,一立动画的董事长易立看了全部的动画片,他最关注的是技术问题,那些在技术上有独到之处的动画片成为他的偏好。因为职业的原因,这些年,观摩动漫大片时,我也经常抽离,去年看《功夫熊猫》:熊猫阿宝一阵闹腾,让鹤先生的书法写到最后一笔出现意外———为什么,中国元素、东方文化,被表达得这样淋漓尽致,又这样行云流水?

  《史莱克2》全球收了9.19亿票房、《海底总动员》收了8.65亿票房,《功夫熊猫》收了6.31亿票房,单位是美元!这里头有你我的贡献。动漫电影早就不是印象中小朋友过家家的概念了,从投入到产出,都是不折不扣的大片!

  国产动画片如何能分一杯羹?中国人能不能拍出好动画片?40年前的《大闹天宫》,放到今天,放到国际上,仍是不输国人的面子,但更多的时候,我们是在羡慕。中国动漫学会常务副会长欧阳逸冰先生说出了许多人的心声:我们羡慕过米老鼠与唐老鸭,我们羡慕过狮子王,一年前,我们又羡慕过那只会功夫的熊猫。可是,翻看这些大片的幕后资料,更让我们觉得差距巨大,专业化的产业链,成熟的产业体制,让皮克斯迪斯尼梦工厂们,每年的出品都保持高水准。

  国内的动漫产业最能与之较劲的,就是创业精神了。体制需要一点一点建立,人的创造力、创业动力,却是现成的。《天籁》的诞生过程,更多体现了一种理想主义的实践,它是深圳动漫人的自觉行动,吃苦受累心甘情愿。《功夫熊猫》的导演说,这部电影是他写给中国的一封情书。《天籁》,在某种意义上,是深圳动漫人写给动漫电影的一封情书,充满激情,动力十足。

  我们是一群被国际顶尖动漫电影将胃口吊得很高的挑剔观众,不会用不同于观摩皮克斯动漫的标准去观摩《天籁》,但是,对这种理想主义的举动,心存敬意是应有之举,鼓掌加油也是应尽之责。

  重要的是,理想往往能够创造奇迹,不是吗?

  专题撰文本报记者吕冰冰

  专题摄影本报记者鲁力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