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600岁城隍庙亚运前恢复原貌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5月19日08:04  南方日报

  风格将与南越王宫署遗址保持一致

600岁城隍庙亚运前恢复原貌
破败的城隍庙外观。谢庆裕摄

  本报讯(记者/陶达嫔通讯员/汪浩)备受社会关注的600多岁广州城隍庙,将在明年广州亚运会到来之前得到彻底改善!

  越秀区副区长陈晓丹昨天透露,随着2010年广州亚运会的到来,将逐步擦亮包括五仙观等在内的一批老城区历史文物古迹文化品牌。其中,一直备受市民、专家学者等关注的广州城隍庙也将在亚运会之前全面修复。

  广州城隍庙始建于明朝洪武三年(1370年),是明代岭南最大城隍庙,堪比北京城隍庙。1993年被列为广州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而直至现在,由于长年以来未得到有效的保护,广州城隍庙已开始在人们的淡忘中渐受蚕食,曾在一次检查中发现多根柱子惨遭白蚁侵蚀。广州市人大代表、文物专家及媒体舆论曾多次痛心疾呼,抢救广州城隍庙。

  此次越秀区政府方面透露的广州城隍庙修复时间表,为首次对外界公布。据悉,目前相关修复方案正在修订中,但具体修复工程将在今年内启动。届时,将依据现有范围,最大限度地恢复城隍庙的原貌。

  现状

  残破古庙夹缝求存

  大家可能知道上海、北京有城隍庙,却不知道广州的城隍庙在哪里?现实中的广州城隍庙,瑟缩在闹市之旁,高楼大厦下,几近被人们遗忘。

  笔者昨日来到中山四路忠佑大街48号的城隍庙。老榕树的根须盘踞在古庙斑驳的砖墙上,庙口是挂着铁锁的生锈拉闸门。

  透过铁闸缝隙,可见庙内茕茕孑立的破木柱,批荡脱落的毛坯墙,布满尘灰的石狮,蜷缩角落的杂物,临时加建的红砖墙上的“禁止烟火”警示牌……城隍庙三面被高楼包围,右边是某电信大楼,左边是广州市越秀区某单位七层高楼,庙宇背后的“城隍庙墙根”,已被居民区和写字楼挤兑成羊肠小道,阴暗清冷,墙体生着绿色的毛苔。

  在城隍庙四周走走,不去关注旁边的高楼大厦,会感受到它的安静。它青砖墙壁厚重,檐下砖雕精美,梁架简朴,岭南特色浓郁,仍可以想见它作为清代“羊城八景”之一的风姿。

  呼吁

  人大代表:莫让古迹成追忆

  “风吹虫蛀,城建挤占,再不抓紧时间保护和维修,我们将失去这个城市宝贵的文物和记忆。”在今年3月召开的越秀区“两会”上,江泽桂等11名人大代表联名呼吁相关部门尽早重视并全面复兴城隍庙及周边一带,以及早“唤醒”这座濒临受危的历史文化遗产。

  “再不行动起来,眼看这座珍贵的古建筑就要毁了!”江泽桂痛心地表示,城隍庙内有60多根柱子,每根柱子上都有对联,但近年检查发现,30多根柱子惨遭白蚁侵蚀,有的已经空心。

  “城隍庙的修复重建,最好把前面的两个停车场迁走,改建成为城隍庙广场,成为市民休闲活动的公共场所。另外,重建一部分城隍庙被毁建筑,大殿修整一新后重新开放,供市民纪念那些对广州城建设作出贡献的先人。”江泽桂说,城隍庙前面就是万木草堂遗址,旁边是南越王宫署遗址,附近还有大小马站、中山图书馆,城隍庙后面越华路一带还有清代大屋,这些都可以连起来整体保护。

  规划

  修复遵循文物保护规定

  “广州城隍庙,曾是‘省部级’,这样的历史文物资源不容遗失!”陈晓丹说,保护和修复城隍庙是一定要做的,目前还在进行相关的方案制定和工程协调。但修复工程很快会启动,争取在明年亚运会之前,让广州城隍庙的整体形象有一个大的改善。

  据其透露,整个修复规划将在文物保护要求的原则下进行,考虑到其周边是南越王宫署遗址等,在外观风格上,也将保持与周边文物整体协调一致。

  实际上,广州市文化局方面早先曾透露过,广州城隍庙的修复工作,将由市区两级投入资金进行统一规划、修复工作。届时,城隍庙、文德路文化一条街以及南越王宫署遗址将连结成一整片的文化群,并对市民开放。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