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广州亚运不统一英文菜单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5月19日08:04  南方日报

  《公共标志英文译法规范》本月实施,近期将对不规范英译名“开刀”

  本报讯(记者/胡良光)北京在奥运会前夕推出了《中文菜单英文译法》,用统一的英译菜名服务各国来客。亚运会即将来临,广州是否会效仿?昨日,广州市外办副主任刘保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由于各地菜式不同,每道菜背后都有很深的文化韵味,如宫保鸡丁、夫妻肺片等,统一英译存在难度,而且广州许多接待外宾的酒店都有自己的英文菜单,广州亚运会就不准备推出统一的英文菜单标准了。”据悉,广东省地方标准《公共标志英文译法规范》(下称《规范》)本月起开始实施,近期广州市质监局将牵头有关部门开展宣传检查,对不规范的英译名“开刀”。

  “陈家祠”原有4种译法

  据介绍,《规范》由广州市外办、广州市标准化研究院、广州市地名办和广州市语委办等共同编制,历时1年多完成,从本月1日起实施。

  《规范》明确了适用于除地名标志以外的其他公共标志的英文翻译,细则规定了行政区划与市政交通、旅游景点、商业服务业、体育场馆、医疗卫生五大领域公共标志的英文译法,同时涵盖了官方发布的42个亚运体育项目的英文译法。“地名标志有专门的国家标准,各相关单位按其进行标识即可。”广州质监局总工程师张嘉红说。

  在《规范》出台之前,由于公共标志的英文译法没有统一标准,有些英文译法与中文原意相去甚远,还出现同一标志内容有多种英文译法等现象,容易引起混淆和误解,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城市形象。“经常有市民和老外提意见,我们最近还接到了中学生的疑问。”刘保春坦言。

  张嘉红介绍,陈家祠原先竟有4种译法,让人“一头雾水”。而市内很多公共洗手间英译为“WC”,其内涵相当于中国话所说的“茅坑”,很不文雅,其实WC在国外早已不用了,取而代之的是源于法语的Toilet。《规范》也将厕所统一译为“Toilet”。他说,《规范》是服务市民、服务亚运、服务城市发展的一项重要标准,它的出台与实施,将使广州公共标志英文译法有标准可依,逐步走向统一和规范。

  近期将开展译名检查

  刘保春表示,根据相关调研和座谈,广州公共标志不规范的英译名并不多,仅占小部分,尤其是酒店或景区等公共标识混乱,市民很容易就对比出来了。广州将首先确保与亚运相关的服务业、旅游业等公共标志译名的规范。

  目前,广州市质监局正牵头有关部门,制定落实方案,近期将在商业服务业、体育场馆、医疗卫生单位、文化场馆、机场、车站、港口等场所开展公共标志的标准化改造,要求涉及的有关单位对照标准进行自查和整改,进一步改善城市面貌,迎接亚运到来。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