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全 民 御 “甲”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5月19日09:00  北京日报

  本报记者 李学梅 刘欢

  昨天下午4时20分,市疾控中心突然接到通知,要求查找与香港第三例确诊病例同机的一位24岁的小伙子。这位密切接触者两天前乘坐CX831航班到达香港,其座位与同机香港确诊病例只有一排之隔。

  流调人员迅速出动。但赶到他家时,发现他的父亲已于当天中午开着私家车,主动将体温略高、无其他感冒症状的儿子送到了地坛医院进行医学观察。

  流调人员松了一口气。可爱的北京市民,自觉防控意识越来越强!

  从4月底墨西哥、美国发生甲型H1N1流感疫情,到5月1日晚香港出现第一例输入性病例,到后来四川、山东先后出现输入性病例,再到16日晚北京确诊首例输入性病例,那个看不见的“敌人”一步一步地近了。

  北京的防控战略也跟着一步步调整。战略重点逐渐从初期的围堵,转入全民防控。

  连日来,通过社区,通过12320电话,通过互联网,通过手机短信,越来越多的北京人,在积极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也在用平和的心态、自觉的行动,自愿地参与到这场没有硝烟的阻击战中来。

  一场全民御“甲”之战在京城展开……

  社区:防病战役人人参与

  “您好,我住在中纺里11号楼,今天,我发现我们邻居家在美国读书的小孩回来了,赶紧跟咱们街道汇报一下……”一早儿,三里屯街道办事处的工作人员接到了来自社区居民李大妈的电话。于是,由社区医生、民警和社区工作人员组成的“辅导团队”迅速赶往这名留学生家,及时向其和家人宣传了最新的甲型H1N1流感疫情防控知识,建议其尽量在家自我隔离,避免参加同学聚会,探望亲友,少去人多的公共场所。

  无独有偶。昨天上午,幸福二村社区居民詹铁慧在小区里被两名外国友人拦个正着,詹大姐一问才知道,原来其中一个人的裤子不小心破了,想找个地方补一下。热心的詹大姐脑子里的弦儿挺紧:“他们可别是从疫区过来的,一定得问清楚!”经过交谈,詹大姐了解到这两名外国友人来自巴基斯坦,并非疫区,才放心地带他们去裁缝店。

  “三里屯地区紧邻使馆区,各小区出租房里居住的外国人特别多,甲型H1N1流感防控难度不小。”(下转第四版)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