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孙中山晚年手稿多处提到福建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5月19日09:58  台海网

  

孙中山晚年手稿多处提到福建

  泉州市博物馆展示的孙中山手稿

  早报讯 (记者王盼琛 周长锋 文/图)昨日是“国际博物馆日”,泉州市博物馆展示的孙中山先生亲笔手稿,吸引了诸多收藏爱好者和参观者的目光。泉州市博物馆昨日也特别介绍,本次展示的是孙中山先生存世的珍贵资料,其中一部分是稀世的珍贵手稿。

  

  有几个段落专门讲福建

  这也是这本手稿首次公开展出,展出时间到6月2日。

  手稿用行草字体书写,字体刚劲有力。有几个段落是专门讲福建的,还提到闽南一些婚嫁方面的陋习,“闽地广人稀……男方婚娶费用可非数百元不可,故新妇尚未进门,家庭已告破产,甚有贫乞之青年,终身无娶妻之希望,此种变相买卖是之婚姻若不设法取缔,则亡国、灭种之惨,可立而待。婚姻制度,关系民族存亡……”手稿还提到读书方法、未来理想、战争理论等内容。

  据介绍,这本手稿可能是孙中山先生的晚年之作。 手稿的纸质是民国时期的纸张。在手稿中,孙中山还记录了一段病中的感言:“自春秋以来,常忽忽若有所失……问宵自处、无不候零,乃至梦寝之间,二多斜感咽幽病之恩,虽应酬之际,强为欢笑,而岑敦之中,不胜伤感。”这记录的是孙中山先生在生病时,有朋友来看望时,有一些伤感的感受。

  上一页

  日志方式记载了近2万字

  昨日,记者采访了这本孙中山手稿的收藏者、泉州收藏爱好者蔡其呈先生。蔡其呈说,这本手稿是他的父亲蔡种钱早期从南洋带回的。1977年,他的父亲到香港居住,如今已经90岁高龄。他是在清理父亲物品时发现这本手稿的。这本手稿,每页的字数在150字至200字之间,共有80多页,近2万字。但可以看出是以日志的方式记载,孙中山先生还在上面非常随性地修改。

  蔡其呈说,他的父亲年轻时离开泉州到印尼爪哇创业,经人介绍认识了南侨总会的会长陈嘉庚,并帮助他提现金跑码头等。这些事情在陈嘉庚的《南侨回忆录》里还有提到,回忆录里讲述陈嘉庚先生与泉州华侨往来的事。“我小时候,父亲也经常讲起这段往事。估计父亲也是在那时得到这本手稿的。”

  “父亲1960年回到泉州,当时带了一些箱子回来。”蔡其呈说,后来他整理父亲的箱子时,发现了这本手稿,同时还发现有《万国公法》、《万国史纲》、《闽都别记》等文稿,当时他觉得这些文稿非常珍贵,不可多得,于是就小心珍藏。

  “由于此前父亲没有提起过这本文稿,我也想知道这本手稿的来源,后来电话咨询他,但老人家因为年龄大记忆力衰退的缘故,也回忆不起更多细节来。后来,我也寻求一些专家进行鉴定,证实了是孙中山先生的亲笔之作。目前发现孙中山先生的书信和公文较多,这样的手稿还不曾听说过。”蔡其呈说。

  上一页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