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书画装裱奇才张凤新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5月19日10:04  内蒙古晨报

  

书画装裱奇才张凤新

  ■第九届“内蒙古十大杰出青年”人物系列报道之七

  □本报记者 邢淑清

  他是我区乃至全国为数不多从事古旧书籍鉴定及古旧书画揭裱修复的高级工艺美术师,享有“快手张”的美誉。曾为区内外著名书画家装裱修复过近万幅书画作品,并配合博物馆、文史馆、档案馆、文物总店进行馆藏书画典籍的揭裱整理修复工作,为自治区古旧典籍的挖掘、整理、抢救与保护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并获得了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名人的称号。入选第九届“内蒙古十大杰出青年”。

  “书画就像我的孩子”

  “书画就像我的孩子一样,我一直用心爱着他们。”张单刀直入,一句形象的比喻,道出对书画的无限挚爱。42年前,张凤新出生于通辽市一个蒙古族家庭,他从小喜欢书画,在舅舅马又良的指导下,张凤新自己动手装裱一些小幅书画,由于不得要领,内心十分苦闷。1989年高中毕业后,张被舅舅送往北京荣宝斋学习工艺美术专业,这一学就是三年。

  通过学习,他不仅具备了装裱当代名家佳作之技,同时还更善揭裱历朝古旧名作使古旧书画重见异彩。

  因为热爱,所以钻研。经过对古籍修复、揭裱鉴定的实践与研究,张凤新不断精益求精、总结经验、创新提高。曾多次整理完成内蒙古自治区博物馆、文史馆、档案馆、文物总店等文博系统元、明、清等朝代古旧字画典籍等馆藏品的揭裱整理修复工作,为自治区重大古旧典籍的挖掘、整理、抢救与保护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其作品精工细琢、异彩纷呈,曾获得全国装裱大赛一等奖,并获世界书法美术名人资格。

  “装裱像大夫给病人看病”

  张凤新从第一步打浆糊起就细心琢磨,对面粉、矾、盐、防腐剂等各种材料的配方分别按照不同的季节变化加以调配,调糊过程又作了精心处理,故而他的裱件手感好,又绵又润。刷浆糊要匀,宁薄勿厚,用“米”字法横竖刷,这是一般裱工难以做到的。他的“镶活儿”手续细致,强调画心与绫边的接口不能太宽,保持一毫米左右。

  张凤新还大胆创新丰富和发展了古老的装裱技艺,并潜心总结出一套古旧典籍整理抢救保护的理论并得到各级专家的充分肯定,并获得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名人的称号。杨鲁安先生曾举例说明张凤新装裱技艺的妙处。“有一次,我看到小张正为文物总店揭裱一幅绢本《封侯图》,他在敷倍时挥动棕刷,涂抹浆糊,干净利落;转眼间拎纸上墙,全过程不到两分钟。当场我称赞他是‘快手张’。”杨老先生认为,张不仅善于装裱当代名家佳作,使之锦上添花,而且更擅揭裱旧画,收妙手回春之效。

  多年的研究创新之路,张凤新还在找“点”,寻找自己下一步的创新之“点”,回报社会之“点”。

  “公益路上一直走下去”

  “扎实做人,亮堂做事”,是张凤新的人生准则;“用学到的知识回报社会”,是他价值观的终极体现。因此,他为公司打拼事业的同时,更热衷于公益事业。

  2001年张凤新创建了内蒙古思瑞达实业公司,出任总经理。在近八年的时间里,张凤新所在公司先后吸纳和安置本地人员就业174人、残疾人和下岗职工96人次,其中相当一部分员工通过在公司上岗不仅解决了生活困难,而且还得到了公司良好的技术培训。

  从2001年起,公司先后为辽宁省法库县文物保护、希望工程、新疆灾区、抗击“非典”、内蒙古雪灾等捐款达百万元。

  2006年8月,他参加了由内蒙古自治区青联、青年企业家协会组织的“首届青联委员、青年企业家东部行”经贸考察活动,在这次活动中他看好霍林郭勒市的发展前景,决定投资该市迎宾大道景观美化和植被恢复改造工程。

  在文化、建筑、装饰及公益事业等领域,张凤新赢得了社会各界的赞誉。在荣誉面前,张凤新显得从容淡定,他说:“当今的政策环境好,青年人应该认真做事,为社会创造亮点”。

  张凤新,笔名瑞之,蒙古族,1967年1月出生于内蒙古科尔沁左翼后旗。毕业于内蒙古大学行政管理专业,大学本科。师从我国工艺美术名家,学习中国古旧书画鉴定及旧书画的揭裱修复整理。在读研究生学历,国家二级美术师(副高)。现为内蒙古思瑞达建设实业集团公司总经理,兼任北京荣宝斋书画鉴定委员会委员、中国工艺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画装裱艺术研究会理事、中国室内装饰协会理事、中国建筑装饰设计协会理事、国际室内装饰设计协会(IFOA)会员。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