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水泥罐车变身“野蛮小坦克” 引发连串交通事故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5月19日10:16  东方今报

  混凝土搅拌车 (简称水泥罐车)以它庞大的身躯、十足的马力、沉重的马达声被人称为马路上的小坦克,所到之处,行人、小汽车都要敬而远之。即便如此,由混凝土搅拌车引发的交通事故还是频频出现。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水泥罐车变成“野蛮”车呢?本报记者进行了调查采访。

  □今报记者 李蔚/文 刘栋杰/图

  【现象】

  ▲▲▲

  混凝土搅拌车引发连串事故

  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混凝土搅拌车也有了大显身手的地方,郑州市区的街道上,经常可见它们庞大的身躯,因高速行驶引发的交通事故也频繁见诸报端——

  2007年5月15日,祭城路上,一辆高速行驶的混凝土搅拌车与一辆疾速行驶的中华轿车在路口会车。两名司机都紧急打方向并刹车,但无奈混凝土搅拌车重心太高,尾部水泥罐体被甩掉直接砸到了小轿车上,轿车司机当场死亡。

  ……

  2009年4月26日,北环花园路立交桥东下口处,一辆混凝土搅拌车在行驶中未能及时刹车,结果引发四车连环相撞,导致数百辆由西向东的车辆被堵。

  2009年5月11日下午,一辆刚刚从工地上卸完混凝土的混凝土搅拌车,途经淮河路与工人路交叉口时,因拐弯过急,将一名骑车女子挂倒后卷到车轮下,轧折双腿。

  ……

  【体验】

  ▲▲▲

  搅拌车晚上街头“称霸”

  在郑州市郑东新区,在建楼盘相对于市区较多,加上快速环道路宽车少,混凝土搅拌车数量很大。每次交通信号灯转换,在商都路上等候通行的车辆都排成长龙,其中不乏泥头车和混凝土搅拌车。

  5月14日晚上10时许,记者在商务外环路、商务内环路、如意路、熊儿河路等有工地的路段进行观察,发现不时有混凝土搅拌车高速驶过,几乎每次红灯都可以看到有违法的情况出现。

  一些从工地开出来的混凝土搅拌车,也在嘈杂的发动机轰鸣声中,在马路上逆行。

  这让在附近居住的居民们担惊受怕。在商务内环路居住的市民郭先生说:“混凝土搅拌车晚上违法行驶是常事。天一黑,我们这里的人就很少到路上散步,这些‘大块头’跑得跟飞一样,怪吓人的。”果不其然,谈话间,记者就看到一辆混凝土搅拌车加速连超几辆小轿车后狂奔而去。这种违法情况白天稍有收敛,但到了晚上就肆无忌惮了,很多水泥罐车将“野蛮”二字发挥到极致。

  【探因】▲▲▲

  内因1:“个个都超载,不超载不赚钱”

  混凝土搅拌车所引起的交通事故给城市道路带来的隐患,使得市民把视线集中在它们的“超载”和“快速行驶”上。“跑得快还不是为了赚钱?但市区不好走,只有晚上放开跑。”开了5年混凝土搅拌车的闫师傅介绍,目前郑州市的混凝土搅拌车多在夜间和凌晨进行运输,白天需要办理通行证才能在指定道路行驶。因为运输时间的压缩和颠倒,加上工地工程量大,有些司机为了节约时间就开快车,逆行也是常有的事。

  闫师傅以自己的亲身体会告诉记者,混凝土搅拌车时速40公里并满载的情况下,紧急制动距离大约是15米,如果司机经验不足遇到紧急情况就很难掌握好刹车距离,加上车重,惯性就更大,这是混凝土搅拌车引发交通事故的一个重要原因。

  闫师傅称,混凝土搅拌车装载水泥时的重量大概是七八方(一方等于2.4吨),但在实际作业时,99%的车都要装上13方左右,“运得越多,所获得的报酬就越多,运载量和收入是成正比的”。

  内因 2:座位高,右前轮胎处是盲点

  在混凝土搅拌车所导致的交通事故当中,有过半都是因为水泥罐车司机右转时没有看到旁边的行人或车辆而造成,闫师傅说因为混凝土搅拌车右前轮胎处是个盲点。

  为了更好地了解混凝土搅拌车存在的视觉死角,记者跟随闫师傅亲自坐上混凝土搅拌车体验了一把。坐在驾驶室的位置上,距离地面是1.6米,右侧的倒车镜的确无法将右侧车轮囊括其中,出现了盲点。“水泥罐车车头高,又是平头车,右前角是个盲区,开车人坐在驾驶室根本看不见右面的骑车人。”闫师傅解释,车辆在右转弯时,只有前轮转向,导致前后轮轨迹并不重合,后轮的转弯半径要小于前轮,稍有不慎,就会撞上在右侧通行的自行车、行人。

  因此,有些司机为了避免右转时发生事故,就又自装了很多倒车镜,再有条件的甚至还装了右前角报警装置。

  外因:管理费交得越多,被交警罚就越不怕

  郑州市一家混凝土公司的苏经理透露,目前郑州市的水泥罐车都是挂靠在混凝土公司,由公司统一管理,公司负责找业务,有活儿了就通知车主去拉活,水泥罐车车主每月需要向公司交纳200元到2000元不等的管理费。

  苏经理做了个简单计算,按照路程远近,拉一方混凝土赚15元至23元不等,如果雇用一个跟车人,每月基本工资是1000元,每拉一方土提成1元,一个月下来大概需要2500元到3000元支出,加上购买水泥罐车的38万元,“这样一算,就知道超载和快跑才是赚钱的硬道理”。除此之外,苏经理做了个简单统计,郑州市共有这样的公司50余家,竞争的激烈也“逼”得司机超载、超速。

  司机超载、超速,难道就不怕交警处罚吗?当记者提及有些司机对交通违法行为很无所谓时,苏经理笑了,他称这也是为何水泥罐车挂靠的公司收取管理费用不等的原因。“收取1000元至2000元的,水泥罐车路上违法,所挂靠的公司就自己处理了,车主不用自掏腰包。”苏经理说,“如果挂靠的公司管理费才200元,罚款肯定需要自己出。”

  此外,苏经理坦言,郑州市目前有些水泥罐车是部分领导名下的,因此,这些车就有特权,上路时交警也不敢乱查。

  【漏洞】▲▲▲

  车辆流动性大造成管理混乱

  记者向郑州市交警支队交通科进行了咨询,据了解,按照郑州市的规定,水泥罐车的行驶时间为晚上10时到次日早上6时30分,白天(除早晚高峰)水泥罐车上路需要办理通行证,规定了车辆需要行走的合理路线、时间,有效期为1个月,但金水路、高架桥24小时完全禁止水泥罐车通行。

  据记者了解,许多工地一般是24小时施工,而交警部门晚上警力多在交通事故上,很难对水泥罐车进行检查,这样一来,就缺少了约束力,水泥罐车往往在市区内随意行驶。

  另一方面,这些水泥罐车多是由私人购买,然后挂靠相关公司(只有公司才可以申请营运资格),这样使得车辆的流动性很大,管理起来也有很大难度。

  针对水泥罐车司机不固定、流动性较大的现状,交警一大队事故中队指导员赵为民认为,交警部门应当每月都到水泥罐车司机所在单位摸底。对辖区内所管理的水泥罐车司机,安全科应做全面、详尽的登记。

  【建议】▲▲▲

  源头化管理和严惩重罚遏制事故发生

  如何杜绝水泥罐车带来的交通隐患?赵为民提出了5点建议:

  一、应该从建筑工地的源头上加以管理,完善公司车队制度;

  二、车管部门对此类车辆要严格审核检验,对机件不符合技术标准的车辆不予检验合格和发放机动车登记证书;

  三、加强对水泥罐车驾驶员的交通安全教育,要遵章守规,安全驾驶、文明驾驶,尤其是在车辆右转弯时,一定要注意观察,减少事故的发生;

  四、全面加强路面管理,加大对转弯未避让右侧车辆和行人的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最大限度地杜绝和减少违法违规行为,消除事故隐患;

  五、为了遏制水泥罐车重大交通事故的发生,交警部门加强对水泥罐车的管理,对于那些敢于拿违法当特权的车,就取消其在市内建筑的资质,民警在处罚时加大力度,全部以上限为标准。“事故多是源于大意,建议只能起警示作用,要想根本遏制事故发生,还需要司机自身提高安全驾驶的意识。”赵为民说。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