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世博会几大看点让人眼馋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5月19日10:34  东方今报

  随着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脚步越来越近,全国人民都把目光越过时间和空间,聚焦在黄浦江两岸的世博园上。

  一周来,河南也掀起了一股“世博风”。5月13日,上海世博会河南宣传周新闻发布会在河南省会郑州举行。来自世博会的各种各样的信息刺激着河南人民的神经,挑起了我们对300多天后世博会的期待。

  □今报记者 刘长征/文 张培方/图

  门票基准价160元

  徐威介绍,世博会门票预售工作已经开始启动,团体票预订已在包括河南在内的全国各地展开。世博会门票基准价为160元人民币。对学生、老人等群体实行优惠票价,个人票将于今年7月1日开始预售,想去游玩者需要密切关注售票途径等具体事项。

  同时,上海世博会志愿者招募及培训工作已于今年5月1日正式启动。其中世博园区志愿者共有8类岗位,预计招募7万人左右。城市志愿服务站志愿者主要包括文明宣传、信息咨询、语言翻译和应急救援4类岗位,预计招募10万人。有意者可通过世博会官方网站“世博网”报名。

  ▲▲世博会已有100多年的历史

  在新闻发布会上,上海世博会新闻发言人徐威介绍了世博会筹备情况及亮点。

  上海世博会举办时间为2010年5月1日至10月31日,共184天。目标是吸引7000万人次的海内外游客参观。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也是世博会历史上第一次以“城市”为主题。

  世界博览会,简称世博会,是国际性的博览会。世界博览会(WorldExhibition orExposition,简称 :WorldExpo)是一项由主办国政府组织或政府委托有关部门举办的有较大影响和悠久历史的国际性博览活动。它已经经历了百余年的历史,最初以美术品和传统工艺品的展示为主,后来逐渐变为荟萃科学技术与产业技术的展览会,成为培育产业人才不可多得的场所。

  世博会的会场不但是展示技术和商品的地方,而且伴以精彩纷呈的表演,富有魅力的壮观景色,详细正确的解说,是日常生活中无法体验的、充满节日气氛的空间,成为市民娱乐和消费的场所。

  自1851年英国伦敦举办第一届世博会以来,世博会因其发展迅速而享有“经济、科技、文化领域内的奥林匹克盛会”的美誉,并已先后举办过40届。美国、英国、法国、德国、加拿大、比利时、澳大利亚、日本、韩国先后一次或多次成为举办国。

  ▲▲中国首次举办注册类世博会

  中国第一次参加世界博览会应该始于1851年的伦敦世博会,中国广东商人徐荣村将自己经营的“荣记湖丝”装成12捆,托运往英国,最终技压群芳,脱颖而出,独得金、银大奖。

  从1982年起到现在,受中国政府委托,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以国家名义累计9次组织中国馆参加了世界博览会。

  中国先后举办过1999年昆明世园会、2006年沈阳世园会。按照国际展览局的最新规定,世界博览会按性质、规模、展期分为两种:一种是注册类(以前称综合性)世博会,展期通常为6个月,每5年举办一次;另一类是认可类(以前称专业性)世博会,展期通常为3个月,在两届注册类世博会之间举办一次。

  注册类世界博览会不同于一般的贸易促销和经济招商的展览会,是全球最高级别的博览会。2010年上海世博会就属于此列。

  2002年12月3日,中国成功获得2010年世博会的举办权,实现发展中国家成为注册类世界博览会举办国的历史性突破。

  上海世博会场地位于黄浦江两岸,为此建设的上海世博园规划面积5.28平方公里,围栏区面积3.28平方公里。园区内,绿地和公园占总面积近1/3,各类建筑设施都按照环保节能标准建设,保留和改造利用建筑总面积超过37万平方米。

  ▲▲吉祥物“海宝”像一滴水

  5月14日,上海世博会吉祥物“海宝”雕塑落户河南博物院。它全身蓝色,充满包容性、想象力,象征充满发展希望和潜力的中国;瞪着大大的眼睛,对未来城市充满期待;圆润的身体,展示着和谐生活的美好感受;翘起拇指,是对全世界朋友的赞许和欢迎;头上还有一撮俏皮的“发髻”,像翻卷的海浪,显得活泼有个性,点明了吉祥物出生地的区域特征和生命来源;大脚分开稳固地站立在地面上,成为热情张开的双臂的有力支撑,预示中国有能力、有决心办好世博会。

  “海宝”站立的姿势像汉字的“人”字,既反映了中国文化的特色,又呼应了上海世博会会徽的设计理念。

  “海宝”意即“四海之宝”,不但朗朗上口,也和它身体的色彩呼应,符合中国民俗的吉祥叫法。

  “上善若水”,水是生命的源泉,“海宝”的主形态像一滴水,表明了中国融入世界、拥抱世界的崭新姿态。

  和“海宝”一起亮相的还有上海世博会的会徽。稍微识字的小孩都可以从会徽中看出有一个“世”字。这就是上海世博会会徽的特色,以中国汉字“世”字书法创意为形。“世”字图形寓意三人合臂相拥,状似美满幸福、相携同乐的家庭,也可抽象为“你、我、他”广义的人类,表达了世博会“理解、沟通、欢聚、合作”的理念,突显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以人为本的积极追求。

  ▲▲世博会三大看点值得期待

  为期184天的上海世博会是世界上时间最长的盛会,我们到世博会上看什么?这是每个第一次接触世博会的人首先想到的问题。

  ★看点一:全世界的“嘉年华”

  上海世博会新闻发言人徐威介绍,在世博会上,可以看到各国多元文化交流融合的盛宴。

  一方面各参展国家和国际组织在上海世博会上会组织具有各自文化特色的展览;另一方面主办国和参展国还将举办丰富多彩的文化演艺活动,使上海世博会成为民众的嘉年华,欢乐的海洋。

  据初步估算,184天中,每天在园区内举办的各类文化演艺活动将超过100场,总数将超过两万场次。

  “举办世博会就是‘把世界带回家’,让中国人和世界各种先进文化零距离接触。”徐威说。

  ★看点二:到处是节能、环保科技

  徐威介绍,世博会还有一系列人类科技创新成果的精彩展示。

  一是太阳能技术的开发利用。世博园将大面积使用太阳能,园区太阳能发电能力将到4.5兆瓦,是目前中国城市市区太阳能集中应用规模最大的区域。

  二是新型环保交通工具的应用。世博园内公共交通将使用3种清洁动力汽车:新型无轨电车、超级电容车、超级电容与蓄电池混合动力车。这3种汽车全部实现尾气“零排放”,为游客提供环保清洁的交通服务。

  三是节能设备的推广应用。世博园中的“城市最佳实践区”照明主要采用半导体照明(LED),这项技术被称为“21世界绿色光源”,这也是半导体照明首次在城市街区的大规模集中使用。

  四是资源循环技术的应用。上海世博会将开发利用江水热源和地热资源,依托世博园滨江布局的优势,采集使用既可供热又可制冷的零污染、可循环的清洁能源;场馆屋顶还将建造大面积的雨水收集系统,净化后用于绿化浇灌,节约水资源;利用多种物理和生物技术,对黄浦江水进行净化处理,用于园区绿化和景观设施。

  五是生态节能。世博园内的场馆设施,都按照节能建筑的要求设计建设。设计上,充分利用自然风场、自动遮阳系统、自然透光、屋顶绿化、墙面绿化等,减少建筑能源消耗。在使用建筑材料上,选择能源资源消耗小和环境效益显著的绿色建材。

  六是固体废弃物无害化、资源化处理技术的应用。世博园内产生的全部垃圾都将进行分类处理。永久建筑区域内,将规划建设垃圾管道气力输送系统,减少污染,变废为宝。

  此外,园区内各种生活器具、用品,均采用可再生或可降解材料,降低环境污染。

  ★看点三:“城市最佳实践区”引领未来城市生活

  徐威介绍,上海世博会将首次设立“城市最佳实践区”,这是在150多年世博会的历史上,第一次给城市提供独立参展的机会。

  它集中展示了全球有代表性的城市为提高生活质量所做的各种实践方案和实物。四个展示领域包括“宜居家园”、“可持续的城市化”、“历史遗产保护与利用”、“建成环境的科技创新”。

  “城市最佳实践区”的方式以实物为主,营造直观、体验和互动的展览场景,同时采用多媒体技术、参与性活动等作为有效补充。一些最佳案例的建筑、基础设施还会建成模拟街区,让参观者感受“最佳城市生活状态”。

  目前,上海世博会组织者专门成立了由相关重要国际组织和国家相关部委组成的案例国际遴选委员会。入选案例在水资源生态建设、应对自然灾害、交通、科技、城市管理、教育、历史遗产保护等方面,展示了人类先进的技术和理念,引领未来人类的城市生活。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