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会上转一转大家都“被震撼”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5月19日10:42  山西新闻网
山西新闻网 山西晚报 

  4天来,记者在山西代表团间采访,听了许多他们与文博会的故事。其中,既有山西焦煤老板受到文博会启示转而开发生态旅游、有民间手工艺传承人重新找到传统文化位置,也有小型文化企业学到发展经验拓展出新市场……

  “

  我参加了三届文博会,觉得山西传统文化作品的影响越来越大。但有个问题不容忽视,很多外省参展企业都派出了文化经纪人,而不是艺术家本身。我想,山西的文化产业还需要更好地经营。

  ——山西民协艺委会主任庄志明

  我们做的是运城旅游产品,如今已开发出鹳雀楼、关公等300多个品种,很多外国参观者和企业都很感兴趣,而且他们认为还应有更深度的开发。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这话是真理。

  ——魅力运城之窗文化创意中心喻雷”

  ◆故事

  山西汉子决心重新定位企业

  2008年,王永江第一次率领他的龙呈工艺绣品有限公司参加文博会,当他游历于展馆间,看到发达的湖南影视、广东动漫,并了解到相关情况后,被强烈震撼:“真没想到,文化产业也能够成为一个省主要的经济来源。”

  当即,这个“被震撼”了的山西汉子下决心重新定位他的企业,并在文博会上开始了转型的第一步——挖掘人才。“我发现文博会最大的好处就是能让人找到文化产业发展的方向,当我看到很多动漫企业研发的新形象时,我就想是否能把这个运用到传统刺绣中?”于是,王永江找到了深圳某集团的动漫设计小宋聊天。而凑巧的是,小宋正是山西阳泉人。就这样,顺理成章地,小宋成了被王永江挖到龙呈公司兼职的第一人。“人才不为我有,但为我用,我们的企业需要这样的高级技术人才。”坚持着这样的想法,先后有不少人才被王永江录用,而且还被承诺2万至60万元的年薪。

  今年再来文博会,王永江的感受更深了:“中国的文化产业发展太快了!短短一年,就已经呈现出从小产业向大产业发展的势头,比如过去只是单纯做动漫,而今已经开发出众多动漫延伸品。”

  目前,王永江已开始规划,开发集绣品、苦荞茶等为一体,并拥有自己产业研发园的品牌文化企业。

  本报特派记者 范璐深圳报道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