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昆明最大河口湿地现晋宁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5月19日14:36  生活新报

  在晋宁东大河入滇河口,一片绵延的湿地水清草茂,菖蒲丛中,不时传出各种婉转的鸟鸣。据了解,1700余亩的东大河湿地目前是35条入滇河道中最大的入湖河口湿地。据昆明鸟类专家观测,滇池边绝迹20多年的黑翅鸢、黑翅长脚鹬等土著鸟类也重现东大河河口湿地。

  在全市35条入滇河道整治中,晋宁有8条河,全长17公里多的东大河就是其中一条。据晋宁县滇管局介绍,东大河河口湿地有两个特点:占地1700余亩的人工湿地是目前35条入滇河道中最大的河口湿地;湿地里运用了云南唯一的“河口前置库”技术,除去河流的污染物,沉淀泥沙,不让泥沙冲进滇池。

  2007年,借鉴欧洲、日本的“河口前置库”技术,滇管部门在晋宁东大河运用“河口前置库”治理技术,结合“液可清”生物修复技术,探索面源型河流污染负荷削减方法,恢复河道生物多样性,当时恢复河口湿地154.45亩。去年,昆明市整治入滇河道及实施“四退三还”后,东大河一带退出了1470亩田、塘建湿地,加上原有的示范湿地等,这里建设的湿地已有1700多亩。

  在河口的滇池水面上,一排半圆形的木桩围出了一片64380平方米的水域,形成一个湖中湖。晋宁滇管局工作人员介绍,这就是云南唯一的一个“河口前置库”,此项目于2008年竣工,由昆明市滇池生态研究所进行项目跟踪研究,为今后滇池治理河口净化提供技术参考。水面上80个浮岛种着水金凤、水芹菜,是用植物净化水体。但浮岛还开发出一个意外的功能,成了小鸟们的家。工作人员介绍,到了秋天,在浮岛筑巢的鸟很多,其中很多都叫不出名。

  去年10月,昆明市滇池生态研究所监测的数据表明:前置库对污染物的除去率为17.3%;对透明度的改善最大可提高77.4%;库里泥沙堆积了0.33米,沉沙效果明显。水生植物群里增加了狐尾藻、金鱼藻,晋宁滇管局长吕丰说,这两种水草要在水质较好的水中才能生长,从中可以说明污染物降低,水质有好转。

  在东大河湿地里,水中长着菖蒲、马蹄莲等,岸边的柳树、青香木等也长势茂盛。植物的多样化引来了生物物种的回归。4月初,市鸟协的专家们在东大河湿地里,仅2小时就发现了19种鸟,其中有在滇池地区已绝迹了20多年的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黑翅鸢,还有在滇池地区绝迹多年的黑尾蜡嘴、黑翅长脚鹬,此外黑水鸡、绿鹭、白鹭、棕背伯劳等鸟类也在此栖息。对此,市鸟协会长王紫江说:“这里有湿地,有水生植物,有浅水区域,比较适合各种鸟类、游禽栖息。在这里发现滇池地区绝迹多年的鸟类及多种珍贵鸟类,表明滇池治理取得了成效。”

  据晋宁滇管局介绍,东大河河口湿地一期工程计划投入290.34万元,5月10日已完工,目前正在进行工程质量验收,二期工程正在招投标准备中。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