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最近城中村”里的拆迁心态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5月19日15:20  北京晚报

  这里是距繁华都市最近的一处“城中村”,近到村与城之间的距离仅仅是一条静静流淌的通惠河。而透过倒映在河水中现代时尚的林立高楼和低矮破旧的简易砖房,展现在人们面前的却是两个近在咫尺但又完全不同的世界。

  这里就是通惠河南岸,一个与CBD隔河相望的城市角落。伴随着通惠河南岸地区“城中村”拆迁项目的启动,这个曾被称为城市疮疤的狭长地带将变身为全长17公里的滨水文化景观带。

  这条沿通惠河蜿蜒设计的文化景观带自东便门起直达朝阳区与通州区的交界处,涉及双井、南磨房、高碑店、三间房以及管庄等街乡。作为通惠河南岸“城中村”拆迁项目中最先启动的地区,位于这一范围内的庆丰闸前街、后街和双花园不仅是项目中最早拆迁的地方,更会在今年国庆前完成全部的绿化景观。

  记者近日专门探访了与建外SOHO和招商局大厦仅一河之隔、占地14万平方米的双井段“城中村”,试图记录下拆迁进程中“村里人”的不同心态。

  职工

  宾馆拆了不知何时再开业

  通惠河南岸双井段“城中村”的位置横跨了东三环的东西两侧,其中东侧是庆丰闸前街和后街,西侧则是最远端与崇文区交界的双花园。在这两片“城中村”中,共有833户产权居民和16家企业。目前这里只对部分非住宅项目开始了拆迁,居民住宅的拆迁工作还处于签订协议的动员奖励期内。

  “拆迁也就在最近这一两天了,我们也算是站好最后一班岗吧”,燕园宾馆的刘大姐说,“虽然附近的环境不太好,从去年开始客人越来越少,但毕竟在这里呆了这么多年,要离开心里还真有点舍不得。”

  更让刘大姐与她的同事感到焦虑和迷惘的则是未来的出路问题。“虽然宾馆生意难做,但现在每月还能开个一千多块钱”,刘大姐说,“宾馆开始拆迁后我们这些人就只能拿到几百块钱的基本工资了。至于宾馆能否找到合适的安置点,什么时候能再开业,现在都还看不到眉目。”

  双井段“城中村”16个拆迁企业目前大部分都已经签订了协议,有近三分之一的企业已经完成了拆除。而与燕园宾馆的刘大姐一样,不少拆迁企业的员工都要面临未来工作岗位的重新调整。

  居民

  盼望拆迁担心拆迁

  “一直都盼着拆迁,谁都想生活条件改善得更好”,已经在庆丰闸后街住了50多年的继玉玲老人在和记者聊起即将开始的大规模拆迁时说,“从我爷爷那辈起就在这儿定居了,听老人说庆丰闸以前因为靠近通惠河边,曾经也是歌舞升平的繁华胜地,没想到今天却成了‘城中村’。”

  提到日常生活中的不便,继玉玲指着脚下的土路说:“这条路已经记不清是哪年修的了,走起来坑坑洼洼的,春天暴土攘场,夏天下雨积水。街上只有一处公共厕所,每到早晨挤在公厕外面排队的时候都像在打仗。”虽然盼望拆迁已经很多年,但面对拆迁协议,继玉玲和家里人还是有些拿不定主意。

  “城中村”里,八成以上的居民家都有房屋出租,临街房屋价格最高,一般十二三平方米的小屋每月租金900元至1000元,而位于院子中的小屋面积大多只有七八平方米,租金从每月400元至600元不等。

  “能住楼房当然高兴”,正在路边和邻居讨论拆迁方案的李先生说,“我家两间小房加起来不到20平方米,稍大的临街房租给人家开了个杂货铺,每月能有900多块钱的租金。拆迁以后怎么样先不说,单是每月的收入就要少900多块钱。”

  租户

  到哪儿都能安个家

  来自安徽的张红军在通惠河南岸的路边放好了“废品回收”的招牌和地秤后,就像往常一样坐在树荫下和老乡聊起了天。“住这里快7年了,除了每月的400块钱房租,还能盈余个一千多块钱,总比在家种地强。”张红军说,“我的家当就是一辆二手车和房间里的那点行李,到哪儿都能安个家。”现在惟一让张红军期待的是,随着拆迁项目的推进和深入,“应该能有更多的废品生意”。

  来自山东的小伙子赵本龙是村里一家水站的送水工。“对面那个大楼里的水几乎都是我们送的”,赵本龙指着河对岸的建外SOHO颇有些自豪地告诉记者,“现在老板还没有通知我们搬家,所以就先住着,估计再找一个距离送水点这么近,租金又便宜的地方应该不容易。”

  本报记者左颖 J170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