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紧握农村财政管理利剑两年过两关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5月19日16:22  荆楚网

  荆楚网讯(通讯员、王永亮)湖北省秭归县财政局自2006年10月全面启动“乡财县管”改革以来,紧握农村财政管理这把利剑,始终围绕“农村财政管理出效益”这条主线,从抓收入、调体制入手,狠抓农村财政管理工作,提高农村财政服务质量,科学发展农村财政。乡镇财政连续两年实现了保人员经费支出、保政策性增长支出、保乡镇机构正常运转,无新增乡镇财政赤字的“三保一无”目标。成功地破解了多年来制约乡镇财政发展的两大难题,攻破了乡镇财政赤字有增无减、乡镇财政收入裹足不前的两大难关:

  一、实行激励政策,突破财政收入关

  结合全县乡镇财源建设的实际,县财政认准了农民能致富、财政能增收的烟叶生产路子,利用一切可以发展烟叶生产的空间,加大烟叶生产的支持力度,大力培植乡镇绿色财源,以政策扶持为切入点、以技术指导为手段、以基础设施配套建设为抓手、采取“奖、补、扶”并举的办法,全面推进烟叶专业新村建设, 2007年初制定了鼓励烟叶发展的激励政策:一是对烟农实际种烟面积达8亩以上的,分段按产量设奖,奖金通过“一折通”直达个人帐户。二是加大烟产区基础设施建设,整合财政资金,扶持烟产区烟水配套、烟路配套工程上等级、上水平。三是对引导烟农种烟增幅大的乡镇,给予弥补工作经费的奖励政策。这些激励政策的实施,为充分调动全县烟农种烟积极性,在全县范围内掀起了种烟的热潮,烟叶特产税大幅增长,2008年烟叶特产税达755万元,比2007年493万元增长53.1%。2009年已实际落实烟叶种植面积达3万多亩,烟叶特产税可翻过1000万元大关,打破了多年来“秭归烟叶税超不过千万”的传说。

  烟叶特产税以外的乡镇财政收入,采取激励转移支付政策,对完成年初计划的乡镇:一是给予10万元的工作经费奖励。二是按年初计划额的5%给予奖励。三是超计划部分,乡镇按40%分成留用。县对乡镇财政收入激励机制、调动了乡镇抓收入的积极性,税收收入大幅度增长,2006年乡镇财政收入为2844万元,2007年3160万元,2008年3934万元,2008年比2007年增长24%,比2006年增收1090万元,增长38%。乡镇财政收入的快速增长,壮大了地方财力,大大缓解了乡镇财政支出压力,乡镇财政收入大幅度增长史无前例,突破了财政收入增长举步为艰的难关。

  二、创新财政体制,攻破财政赤字关

  围绕“困难上移,财力下移”的财政工作思路,为改变过去吃财政补贴的乡镇,疲于争取资金保运转,没有精力谋发展的状况,2006年开始县财政对乡镇财政体制机制重拳出击,创造性地调整乡镇财政体制,取得了良好效果:

  1、取消旧体制,建立激励新机制。取消过去“核定收支、收支包干、结余留用(上交)”的包干财政体制,大胆创新乡镇财政新机制,实行“核定财政收入,保障基本支出,收入全额上划,经费进度下拨,目标量化考核,激励转移支付”的财政体制,财力大幅向乡镇倾斜,乡镇从苦于保运转的旋涡中解脱出来,一心一意谋发展、集中精力抓征管、千方百计保增长。

  2、实行县乡预算共编,建立全面提升财政保障能力的新机制。乡镇财政预算内外资金实行收入一个笼子,收入全额上划到县统一管理、统一核算;支出实行调控一个盘子,统筹安排、统一使用。县乡预算共编增大了乡镇财政资金库容量,减少了乡镇财政资金支出的随意性,缩小了贫困乡镇与富裕乡镇的比较差距,促进了全县乡镇财政保障能力均衡提升。

  新机制的成功推行,走活了全县一盘棋,真正实现了县乡上下联动、横向互动、步调一致的财政发展新局面,乡镇财政连续两年实现了“保运转,无赤字”的目标,多年来困扰乡镇财政发展的财政赤字顽症,得到有效的根治,攻破了乡镇财政赤字居高不下的难关。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