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外国人用美元换人民币有限额了在中国 美元不再是“美金”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5月19日17:41  青年参考

  无论是政府官员、商人还是街头百姓,许多中国人称美元为“美金”。所以,如果中国人告诉你他欠你100“美金”,别以为他们要还你黄金,因为他打算还你的只是100美元而已。

  中国人对美元作为金本位的印象根深蒂固,甚至在1971年尼克松总统宣布黄金与美元脱钩后仍没有消失。约30年前,中国的外汇储备只有区区1.67亿美元。在上世纪70年代末的一次重要会议上,中国领导人邓小平对高级政府官员说:同志们,想一想!有朝一日我们会有多达10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听众鸦雀无声,因为这个数字似乎是不可能实现的。过了好长一会儿,邓小平接着对不以为然的听众说:同志们,想一想!有了100亿“美金”,能干多少事啊!

  邓小平对美元的看法表明他赞赏美国资本主义的许多积极方面。1986年11月,邓小平接见访问北京的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董事长约翰·范尔霖,我当时是邓小平的翻译。邓小平对来客说:“你是富有的资本家,有很多钱,中国仍然很穷,没有多少钱。你很懂金融和资本市场,你得教教中国怎么做金融和资本市场。将来有一天,我们要有自己的股市。”

  那是中国经济飞速增长的前奏。如今,中国的外汇储备接近2万亿美元,其中约1.5万亿投资于美元资产。在当前全球金融危机时期,世界目光时常投向中国拥有的大量美元。

  许多人不记得的是,许多年里,中国缺少美元或害怕美元短缺,结果美元成为一种身份象征。尽管政府希望国人把美元兑换成人民币,但许多人都保留美元,或以虚高价格购得美元,这还要看他们是不是能找到卖家。

  没有人确切知道,这股潮流是从什么开始转向的,“美金”似乎开始缓慢而不可逆转地失去其光泽。现如今,中国许多商店不再接受由外国银行发行的美元单币种信用卡,外国人将美元兑换成人民币也不能超过一定限额。

  过去,中国人持有美元不是出于急需。而如今,他们需要美元,更可能是为了送孩子到外国念书、出国旅行及在别国经商。总的来说,政府更担心的是其在美国投资的安全。

  许多中国人害怕美元迅速贬值。美国或许想要为中国在美国的现有投资提供通胀保护措施,为继续投资提供附加安全或担保。美国也应该为其最大债主提供更多透明度和信息。我们仍然称美元为“美金”,但美国人别以为以后永远都是这样。

  (::美国《纽约时报》5月14日)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