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我的英语越来越差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5月19日17:41  青年参考

  随着我在“美国和平队”的志愿工作接近尾声,一个牵涉到回家的问题越来越凸显出来,那就是:我的英语越来越差,虽然我的中文也没变得有多好。我现在讲话总是磕磕巴巴的,用的单词也极其简单、非常口语化。我有时甚至会使用非常典型的中国式英语,去“迎合”中国的英语学习者们。

  去年夏天,我回了一趟美国。有位同事就注意到了我的发音变化,并给我指了出来。我原以为只要耐心点儿在家多待几天,英语水平就能恢复。可事实证明,对于生长在英语国家的人来说,无法正常地使用母语,是一件令人沮丧的事情。我不得不接受这个事实——良好的英语能力已经从我的指间溜走。

  “要是我想把当前的文档设置成标准状态的话,我应该输入哪个关键词?”当我盯着微软Word里的“帮助”工具栏,想搜索关键词时,我一直想不起来应该输入哪个词。甚至到现在写这篇文章时,我依然没有一点头绪。其实这就是一个人在学另外一种语言,并特别想让自己融入其中时会遇到的一个问题:他的母语会变得越来越差。

  有一次,我途经贵州安顺附近,路过一个卖大锤子的店铺,但我忘了英语中表示这种大锤子的那个单词是怎么拼写的了。事实上,已有很多单词从我脑子里消失了(后来我终于想起了那个单词:sledgehammer(大锤))!

  还有一种情况,我遇到过多次:有些话我知道用中文怎么说,却不知道如何用英语去表达。比如这句话:“I really am feeling习惯these days(我这些天已经习惯了)。”其中“习惯”我用的是中文,因为我觉得用英语单词“accustomed”来表达中文里的“习惯”这个意思很怪异。

  这种中英文交杂的讲话方式已渗透到了我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志愿者之间经常以这样的方式交谈:“Are you gonna have辣椒?Do you wanna get it带走?(你要辣椒吗?你想带走吗?)”我在课堂上更是如此:“Do you guys晓得my意思?(你们知道我的意思吗?)”学生们已放弃了让我说正宗英语或正宗汉语的努力,因为我的英语句子里总是掺合着普通话、贵州方言或隐讳的中国俚语,打个比方:“Don’t joke about我的huashion,I have no钱for衣服(别笑话我老土,我没钱买衣服。其中‘huashion’是主持人谢娜对‘fashion’(时尚)的发音,很无厘头的中国式英语)。”我的学生们,早已习惯了我这样说话。一个来自浙江的学生,有一天很受挫地问我,为什么我总说一些贵州方言。我给他的回答是:“因为它们很容易说。”

  以上情况让我想起了另一名志愿者迈克的一句话(他也是从之前的志愿者那里听说的):“我来中国的时候,本想学会另一种语言;可当我离开时,却发现英语和汉语两种语言,我都无法说好了。”

  丢掉英语能力,这确实是一件令人苦恼的事情。对文章前面提到的那个问题,我一直在想到底是哪个词。还好,刚刚想起来了,但是在查找了大量计算机命令选项的前提下想起来的,而不是如我所愿自动从脑子里浮现的。为了不使得你们太过好奇,我把它告诉你们——default(默认值)。

  (::本文未经《青年参考》报授权,谢绝转载)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