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一位妈妈报名时透露心愿希望儿子“喜欢出去玩”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5月20日01:05  新文化报

  已有141个家庭报名参与玩老游戏活动

  了解爸爸妈妈的童年,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认识更多的小朋友……这是昨天大家报名参加老游戏时列举的理由。

  截至16时,已有141个家庭报名参与,更多的人希望通过游戏,让孩子有所收获,比如友情、健康、信心。

  报名理由

  想让儿子爱上室外活动

  “我整天撵他都撵不出去。”昨天,家住长春汽车产业开发区解放花园的孙女士,给儿子李浩铭报名时说。12岁的李浩铭上小学五年级了,有点内向,在学校里不大爱说话,回到家也不爱出去玩。

  妈妈也知道,孩子没有玩伴儿,这个楼,找不到一个小伙伴。

  儿子每天回家她都问:“有没有认识小朋友啊?”“和同学一起出去玩了吗?”实在忍不住了,就往楼下撵他。“希望你参加活动之后,能喜欢出去玩,不用我再撵你下楼。”孙女士这样对儿子说。

  让孙子锻炼一下

  常女士有个8岁的小孙子,“他长得可胖了!”孩子只对电脑、电视感兴趣。为了让小家伙动起来,奶奶向楼下汽车修配厂要了一个内胎,做了皮筋。63岁的她带着孙子跳皮筋。“他就跳了两次,说啥也不干了,说太累了!”

  这回,常女士一定要带着孩子来参加活动,她说不为别的,就为了让胖孙子看看,人要是胖了,得失去多少乐趣。

  回忆故事

  缝口袋 偷布、偷大米

  32岁的陈女士家住长春市南关区。“我小时候可羡慕有花口袋的同学了。”为了拥有花口袋,她瞄上妈妈的布角包。那时候,家家都有小包,包着各种各样的花布角,补衣,做鞋、镶边。

  不敢一次把布都拿出来,她就趁没人偷一块布角,隔一个礼拜,确定没发现,再偷下一块,这样,一个月才凑齐做一个口袋的花布。

  口袋里面要装粮食,苞米粒最好弄,可那口袋踢起来疼。高粱米的不稳当。最好的就是小米和大米填充。可那时候家里米少,大米放在柜子里,上了锁。好不容易有一次家里来客人,老妈着急做饭,她才偷出来一把米。

  那个口袋,她一直不敢让老妈看到,要知道,大人一握口袋就知道装的是什么粮。本报记者金凯

  ■老游戏 玩口袋

  玩具做法:小时候的口袋都是五颜六色的,自己缝制。做口袋的布最好是棉布,落脚稳。把布剪成4厘米~5厘米长的正方形,同样大小的6块。然后用线把布块缝成六面体。把有针脚的一面翻到里面。留一个小口,把粮食填充颗粒装进去,把小口缝上,口袋就做好了。

  玩法:玩法有两种:第一种是打口袋,参与人数3人以上。分成两组,一组出两个人投掷,两人相距5米左右,站在中间的人便接、躲。另一组全部上阵,投掷的人朝中间的人扔口袋,目的是打中他们,不要让他们接到口袋。直到全部打中,若其中有人接到口袋,能救活一个被打中的人,若全部打掉,则两组人轮换游戏。第二种:踢口袋,跟踢毽子一样,以数目的多少取胜,有的地方允许用手接三次。花样方法:踢、打、扳、背等,以上动作要连续做。任何一个做不下来,都算失败。

  你还知道怎样玩,也可以讲给我们听。

  好处:特别锻炼参与者的躲闪能力和身体的协调性、灵活性。

  ■继续征集

  1.老游戏。跳皮筋、打口袋……说说您小时候玩的游戏,一定是参与的人多、有趣又能锻炼身体的游戏。

  2.游戏背后的故事。有人为了要一副皮筋,毁掉家里一条新轮胎里带;有人为了拥有一副象棋,卖掉家里所有的牙膏皮。让我们一起分享游戏带来的快乐。

  3.参与家庭。只要你想和孩子一起做游戏,千万别错过机会。

  报名电话:0431-96618

  ■编后

  “人际交流”多一些

  “人机交流”少一些

  这篇稿件让我想起了小时候。放学后,男孩子们扇啪唧、弹琉琉,女孩子们跳皮筋,都玩得不亦乐乎。我大致总结一下:以前,孩子们的游戏是“人际交流”,现在,孩子们的游戏是“人机交流”——都在玩电脑。孩子们都出来参与撒撒欢吧,毕竟从长远来说,“人际交流”比“人机交流”要重要。

  “和孩子玩老游戏” 续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