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40多岁了才第一次参加工作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5月20日02:02  华商网-华商报

  本报讯(记者 郝蕾) 韩城的张德勤由于身体残疾以前从未工作过,如今已41岁的她第一次走上了工作岗位。和张德勤一样,110名残疾人昨在韩城市留顺铸造有限责任公司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这是我省首次一次性安置这么多残疾人集中就业。

  这些残疾人多来自韩城及周边农村,张德勤因下肢残疾,被安排在缝纫班缝制劳保用品。和她一样在缝纫班的不少职工,都是40多岁才第一次就业。50岁的陈春霞被安排在配电室抄表,她想赶紧掌握配电工作技能,“年轻时没条件学本事,来这儿看到和我们一样身体残疾却有一技之长的人,羡慕得不得了,虽说年纪大了些,但有单位要咱,咱就要好好干。”

  这些残疾职工的工资、福利待遇不仅与健全人一样,为方便残疾职工,公司还特意把他们的工作车间和宿舍都安排在一楼,连残疾职工所需的助听器、轮椅等都由公司出资购买。招收这么多残疾职工,明显增加了企业成本,但该公司董事长丁留顺作为一名残疾人家属,正是感受到了残疾人给一个家庭带来的巨大困难,才决定大量招残疾职工。

  这些第一次走上工作岗位的残疾人,身体残疾不是他们就业难的根本原因,真正阻碍他们就业的是缺乏文化水平和专业技术。即便在这次上岗的110位职工中,拥有电脑、电焊等职业技能的人也不过三分之一。

  “我省近900家残疾人福利性企业、盲人按摩机构等集中安置残疾人就业单位,已集中安排残疾职工4万多人。”省残疾人就业服务中心主任张孝如说,“由于自身能力无法满足岗位需求,也使一些企业不愿用残疾人。”张孝如表示,我省15周岁至54周岁就业年龄段的残疾人中,接受过职业教育或技能培训的仅占11%。为此,省政府5年来已累计对10万多残疾人进行了职业和实用技术培训,我省正在积极筹建陕西省特殊教育学院,拟开设无线电听音、钢琴调音、按摩、美术、计算机操作等大专专业,让残疾人在专门的学校里接受高等教育。

  榆林将开发360个残疾人公益性岗位

  本报榆林讯(记者 孙建奎 通讯员 强继霞) 2009年榆林市将开发360个适合残疾人工作的公益性岗位,为全市222个乡镇、7个街道办事处和110个社区残联、残协配备残疾人专职委员,专职委员实行一年一聘。

  近日,记者从榆林市残联了解到,残疾人专职委员将在乡镇、街道办事处残联和社区残协从事各项基层残疾人工作。选聘将按照就地就近、公开公正、一年一聘的原则进行。根据榆林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和市残联的规定,凡身体条件能够适应工作需要的,具有本地常住户口,持有《残疾人证》,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20周岁至45周岁男性和20周岁至40周岁女性,都可以在户籍所在地乡镇(街道)、社区报名应聘。被聘人员按规定享受公益性岗位补贴、社会保险补贴,每月工资2009年暂定为700元。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