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进城禁止下饭馆坐洋车(图)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5月20日02:04  华商网-华商报

  

进城禁止下饭馆坐洋车(图)

  1949年5月20日西安解放后,钟楼上挂着毛主席像,市民生活井然有序

  1949年3月,延安。

  夜晚宁静,有些冷。贺龙忽然敲响杨健住的窑洞的门,杨健披上棉袄走出来。“准备打了?”杨健呼出的气息在半空中凝结成白气。贺龙笑呵呵地递过来厚厚一沓材料,表示这是在西安潜伏的同志传回来的,是西安各行各业的详细情况。贺龙说:“准备抽调5000名干部,组成个西安接收纵队,你来当队长!”

  日前,杨健的女儿杨玉玲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介绍,杨健家是西安市曲江春临村人,熟悉西安情况。担任西安接收纵队队长前,曾担任解放军西北民主联军五十五师师长、西北野战军四纵副参谋长等职。

  1949年5月10日,5000余人的队伍浩浩荡荡走出延安,21日首先到达咸阳,确定西安已解放后,当天晚上进入西安。

  进城前

  对西安已相当了解

  即便在上个世纪中期,西安也是西北第一大城市,全市人口69万。

  记者采访中了解到,早在西安解放前3个月,西安的地下党组织已经详细搜集、汇编了西安市的市情资料,包括财政、金融、工商、交通等经济情况,国民党、三青团、特务机关、社会团体等政治情况,学校、社教、报纸、剧院、商店、广播电台等文教情况,还有市区地图、市民风俗汇编等。

  正是如此卓有成效的工作,保证了杨健和他的接收纵队进入西安后,有序、深入地开展工作。拥有69万人口的城市,极有秩序地完成了它的政权更替。

  西安车辆厂的离休干部刘涛,是当年从延安南下的接管干部之一。他回忆,纵队进城后,立即组建了西安军事管制委员会和警备司令部,1949年冬天,军管会完成了对一个城市的接收使命,成立了西北军政委员会。

  严禁坐洋车

  禁跳交际舞

  “进城时,接管干部都自带了3天干粮,担心刚进城,供应不足,不能给老百姓添麻烦。”杨健的女儿杨玉玲说,父亲当时工作繁忙,人一下消瘦很多。

  当时,西安每日需要消耗粮食600吨,消耗煤三四百吨,连同油、盐、蔬菜等在内,至少1100吨以上,调剂工作繁重。当时,杨健给南下接管干部的要求是,进城后一律服装整齐,腰里绑麻绳,提棍子,乱穿衣的仪容是进不得城的。在西安已经公开身份的地下党员,也要穿着解放军制服。

  西安接收纵队对接管人员的要求也相当细致,比如入城人员严禁进饭馆、闲游街道、坐洋车等行为。

  “延安所盛行的交际舞也被暂时禁止,解放前,西安不兴这个,在西安跳舞的人仅限于国民党高级官员及其家属。”当年接管西安的干部、如今已退休在家的王长名老人回忆,如果解放军一进城就跳交际舞,市民必然说“昨天刚进城今天就腐化了”。

  进西安前,接管干部就已经准备好了大量宣传用的报纸,还从东北解放区弄来一些宣传解放的影片,一进城就马上给市民放映,起到了安定秩序的作用。

  国民党党员三青团员

  必须登记

  当时要求接管人员提高政治警惕,对于不必要别人知道的事情,绝不乱讲;对外说话要细心,不许超越政策范围和上级规定。

  刚开始的接管要求中,还规定留在西安的国民党党员与三青团员必须登记,但后来做了一些变更。

  杨健的回忆录里这样写道:“我觉得,西安的国民党员与三青团员,大部分不是自愿参加的,而是被迫集体参加或因生活与职业问题被迫应付参加的,参加后很少有反动行为,而且为数太多,差不多工教人员均属之,如果马上勒令登记,必然引起一般人的恐慌怀疑,造成敌特活动的有利条件。”

  杨健建议,经过一个时期后,让一般的国民党党员与三青团员更明了共产党政策后,再号召他们自动报到登记,这样比较稳妥。

  由于缺少城市管理经验,在一些部门也起用了原来国民党政权留下来的公务人员,例如交警,经过简单的诉苦教育后,以前的交警在胳膊上系块红布,就又重新站在街上维持起秩序。当时,共产党把旧的公务人员分为“可改造”的与“不可改造”的,对于“可改造”的,经过一段时间教育就可以恢复工作,或者重新安排工作。

  由于政策开明,接管队伍进城后,共产党以它惊人的影响力、感召力,迅速聚集了一大批人才,很快转换成一种朝气蓬勃的新生力量,使西安从腐朽中重新诞生了活力。本报记者王晓亮

  进城坚持少杀、慎杀

  家住明德门小区的吕新良老人回忆,延安来的接管干部刚进城后,街上贴的宣传告示上写着解放军的进城纪律。

  进城纪律要求严明:一切部队机关人员严禁无故鸣枪,打手榴弹、信号弹;除军管会指定之治安司法机关外,机关部队没有逮捕人的权力;对首要战争罪犯、持枪抵抗的反动武装、特务等,必须紧急处理的,才予逮捕,并马上送交治安机关,不得擅自扣押、处理。“杀人捕人,必须特别慎重,除重要的破坏活动的政治犯非及时镇压不可者,经过法律手续处决外,不要过多地处决人犯。”进城后,以稳定为第一要义,即便对待来不及逃走的敌特人员,也坚持少杀、慎杀的原则。

  对工商业者保持足够的尊重,规定凡属私人经营的工厂、商店、银行、仓库,一律保护,不受侵犯。一切公共建设、房屋用具、门窗玻璃、树木及图书、文件、表册等,均要严加保护,不得破坏。

  入城部队和人员,必须做到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不私入民房,不强买强卖。甚至包括“注意卫生,不随地便溺;禁止大吃大喝,注意节约;行人、车马靠右走”等细节性的问题。“入城的解放军一律穿着制服,对待群众热情、大方、和气、庄重。”家住吉祥小区的吕洪生说,解放军进城后,很快就开始清查户口,发居民证;恢复了电灯、电话、邮电;电影院也很快恢复上映电影。老百姓水、电不通了,找到解放军干部,办事效率很高,并且守时,完全没有国民党官员那种散漫疲沓的作风。本报记者 王晓亮

  热烈对待耆老名流

  入城后,西安军事管制委员会主任贺龙就开始走访工厂和学校,同时也开始拜访西安公正有名望的耆老名流。

  当时的入城纪律规定,对耆老名流应分别对待,声名狼藉的应冷淡些;公正有名望者,应热烈些。干部在接见市民时,一般按照先工人、农民、学生,后开明士绅、资本家的顺序,打破以往旧习,使一直处于底层的群众“抬头翻身”。

  解放前,一批不了解解放军的商人纷纷南逃。解放军进入西安后,发现城里有不少从已经解放的山西逃到西安的地主。当时的政策是:号召他们向政府坦白登记,保证他们回原籍从轻处理;不愿回去并且能安分守己、自谋生活的,可以留在西安。

  进城后不久,就迅速解决了西安物价飞涨的问题,规定工商业者不准囤积居奇、非法营业,以求物价平稳。在接收机关、学校、工厂、仓库时,争取以往的负责者平稳交接,强调“保护档案表册、文件资料,比保护黄金重要”。

  对于旧保甲人员,除少数有罪恶行为的逮捕法办外,一般的保甲长,在短时期内,仍暂时行使管理权力,维持社会治安;等西安稳定下来后,这种做法很快停止,“他们在民主政权中不具有合法地位”。

  当时,监狱中还有不少犯人,解放军进城后,地下党释放了出来,其余的经过重新审理,一般民事犯和普通刑事犯做了从轻处理,但严惩“惯匪”和汉奸。本报记者 王晓亮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