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是谁种下的? 已无从查考让谁去收割? 倒七嘴八舌 杭州城里有一块麦田 □时报记者 汪佳 文/摄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5月20日02:10  青年时报

  时报讯金灿灿的麦穗,随风摇曳,满目金黄,仿若来到世外桃源,这可不是在农村,而是在杭州市区里。在一片居民楼当中,这块金黄色的麦田显得格外醒目。

  放眼望去有一片金黄

  原小河路252号路段。

  这里因拆迁,如今只剩下几座民居,周围有些空荡。麦田分别坐落在相邻的两个大花坛中。

  记者登上花坛边缘,放眼望去一片金黄,偶而夹着几丝绿色,是一些尚未成熟的麦子。麦田中,还立着一棵挺拔的松柏。

  走近看,麦穗颗颗饱满,有的已微微弯下腰。风一吹,麦丛展现出此起彼伏的麦浪。

  在附近施工的工人葛师傅告诉记者,这里本来都是房屋,拆迁后腾出了大片空地,为了美化环境,大概是去年底,这里被种上了麦子,刚种上去时一片绿色,很漂亮,“相对于种植其他绿色植物,麦籽的价格比较便宜,播种也方便,加上麦子生命力比较强,不需要怎么照料。”

  葛师傅说,这原本只是一种过渡,等周围都建好后,麦子肯定要被清除掉的,种上绿色植物。

  看到麦子就想到家乡

  山东人杜先生,没拆迁前就住在麦田所在的位置。

  “我们老家种麦子,一到收获的季节,那个美啊!”杜先生说,麦子长到几厘米高时,还“披”上了一层薄膜,“他们照料得挺细心。”杜先生在老家种过麦子,据他看来,“那批麦子长势还挺好的。”

  “在杭州城里还没看到过麦子,这块镶嵌在城市中的麦田,真美!”杜先生说,虽然他现在搬走了,但还会经常赶来看看这片麦田,“这让我想到家乡!”

  杜先生很关心这片麦子的命运,“如果一直不收割,任其自然凋谢,岂不太可惜?”

  杜先生说,杭州人对面食的需求不大,且加工麦穗需要一定程序,“大家好像对这片麦田都不太感兴趣。”

  他提议,有没有哪家面粉厂或面包房愿意来收购这些麦子呢?

  麦田的主人是谁?

  葛师傅说,麦田是以前在这里施工的工人种下的;杜先生说,是拆迁指挥部专门请工人来种的……

  那么,这片麦田的主人到底是谁呢?

  “没人知道到底是谁种的!”一名在附近工作的环卫工人说。

  “只知道是去年底种上去的,但不知道是谁种的。”坐在附近居民楼下的几名大姐告诉记者,居民们都不太关心麦田,也从没听说过麦子被盗窃。大姐们开玩笑说,如果种的是蔬菜瓜果,就不一样了。

  “这些麦子是春节前夕种上去的,目的是绿化环境,净化空气,并不是为了收成。”最后,拱宸桥街道的娄先生向记者证实说,“是相关部门请农民来种的,居民对麦田的反应很好。”

  麦田的收割计划

  大姐们说,麦田确实改善了环境,但只种不收,有点可惜。

  记者在周围问了一圈,大多数人都表示,麦子应该有个好“归宿”。

  有人提议请面粉厂来“接收”,变废为宝;有人建议成立市民志愿者小分队,让城市人也体验一把收割的乐趣,既解决了收割的问题,又陶冶了情操,还能使城市人增加农业知识……

  麦田的命运会怎样?

  娄先生说,这些麦子不是不收,而是时机未到。“目前麦子还未完全成熟,等到全部成熟后会收割的,但怎么个收割法现在还不确定。”

  “可能会请专门种麦子的人来收割,收下来后麦子就送给他们了,用于抵收割的劳务费;或是请人来收割,再将收割下来的麦子卖掉,把所得的钱捐献给有需要的机构。”娄先生表示,麦田的收割计划还没最后确定,总之一切都是为了让这件事更有意义。

  麦子是理想的临时性绿化植物

  杭州市农业局的专家告诉记者,按照杭州的地理气候环境,麦子一般在前一年的11月上旬播种,次年5月初就可开始收割,到5月底基本收割完成。目前整个杭州地区,大约有20万亩麦子种植地,基本集中在萧山一带。

  农作物所叶安表示,相对于其他绿色植物,麦籽比较廉价,另外,种植后长势比较茂盛,无论是视觉效果上还是净化空气,都比较理想,因此比较适合作为临时性的绿化植物。

  如果麦子只种植不收割,怎么办呢?

  叶安解释,收割季节过去之后,那一季的麦子就会自然枯谢,又落回到泥土里,对环境不会有什么太大影响,麦籽的生命力比较强,可能次年依然会长出麦穗。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