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我市建立多层次新闻发布体系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5月20日02:15  华龙网-重庆晚报

  第一时间掌握话语权,去年平均每个工作日召开1.7场

  

我市建立多层次新闻发布体系

  重庆市政府举行自主新闻发布会(资料图片)记者 史宗伟 摄

  政府建立自己的平台,将来自重庆的权威声音传遍世界。

  近年来,我市通过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和多层次、宽领域的新闻发布体系,第一时间掌握话语权。2008年,我市共举行各类新闻发布会439场,同比增长45%。全年平均每个工作日召开新闻发布会1.7场。

  自主新闻发布会

  中西部第一家

  2007年,重庆市政府的一项举动格外引人关注。继上海以后,重庆率先在中西部地区推出自主新闻发布会。

  这个正式确定在每月第二个星期四举行的发布会,因其“定时、定点、定人、开放式”的特点,成为加强重庆对外宣传、提升重庆城市形象的新渠道,并被视作国内“一项重要的突破性、填补空白的新制度”。

  突破的背后,是政府信息传播理念的升级。一些外媒评论“这是中国地方政府政治开明的新表现”。

  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何事忠表示,新闻发布是舆论引导第一手段,壮大主流舆论,首先要坚持新闻发布;要从百姓视角、用群众的语言,发布党和政府的主张,积极回应百姓的关切和呼声。

  “自主新闻发布会是所有新闻发布会形式中最高层面的一种。”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委外宣办主任、市政府新闻办主任周波说,重庆自主新闻发布会的最大特色在“开放”:开放式发布,发言人主动发布内容不设主题,一般选择4~5个社会关心的有关政策、热点问题主动发布;开放式提问,不设禁区,任何与重庆有关的问题,发言人不能用“无可奉告”来搪塞。

  3+X发布体系

  多层次营销重庆

  最近几年,每年政府都会在报纸上公布整版的名单和电话,“上榜”人物都是各大委办局、区县的领导,他们有一个共同的身份,就是所在部门或区县的“新闻发言人”。2008年,我市公布的新闻发言人就达202名,其中厅级干部占了42%。

  实际上,在推出自主新闻发布会基础上,我市已逐步建立起多层次、宽领域的3+X新闻发布体系。“3”即:市政府每月一次新闻发布会,由市政府领导出席并发布新闻;市政府专题新闻发布会,主要由各部门、各区县领导或发言人就某一专题或重大情况进行发布;市政府自主新闻发布会,定点、定时、开放式地发布新闻。“X”即:由市政府新闻办搭台举办的各类新闻发布会。

  仅2008年,我市就举行了11场市政府月度新闻发布会,向外界传递重庆的发展情况、重大政策等。16场专题新闻发布会,如东亚四强赛、奥运火炬传递、抗震救灾社会捐赠等,则让外界了解了重庆在重大事件和活动中扮演的角色和作出的贡献。同时,配合区县、部门、行业举办的都市旅游节、环境保护等搭台新闻发布会,从侧面展示重庆。

  发出权威声音

  谣言不攻自破

  长期以来,在突发事件发生后,回避媒体、捂住真相已经成为一些基层党委政府条件反射式的应对方式。但在传播手段多样化的今天,这种紧要关头的“失语”必然丧失引导舆论的主动权,造成谣言在群众中肆意传播。

  2007年11月15日,重庆首场自主新闻发布会举行,此时,距离引起全国关注的家乐福踩踏事件仅5天时间,新闻发言人会不会又是“无可奉告”?

  但新闻发言人文天平显然早有准备,他首先代表政府对伤亡人员及家属表示慰问,并通报了善后处理的相关情况。有记者会后评价,自主新闻发布会推出的背后,显示的是政府面对各种敏感、重大信息的态度从“堵”到“疏”的积极转变。

  去年的出租车停运事件,也成为政府主动发布信息,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典型样本,展示了一个开明的政府形象。11月3日,事件发生当天下午4点半,市政府便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事件原因以及政府将采取的处置措施,并向市民道歉。随后3天内,市政府连续开了4次新闻发布会,每天向社会通报事件进展情况和政府处置措施及效果。最后,通过电视、广播、互联网现场直播市委主要领导邀请出租车司机和市民代表交流、座谈,让社会了解政府积极处理事件的态度。

  “舆论场就像一个大容器,公开注入的信息越充分,其他人的意见空间就越狭窄”,在中国人民大学公共传播研究所副所长胡百精看来,要让政府声音成为焦点议题的“一传手”而非“二传手”,重庆选择主动发布信息掌握话语权,维护了政府公信力。

  外媒眼中的重庆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沿海地区的广东模式、苏南模式、温州模式、及上海浦东发展模式,促进了中国腾飞。那么,今天的重庆,将改变改革开放前期以投资及出口拉动经济的粗放模式。——2009年2月6日《亚洲周刊》封面文章

  ■为了生存,这个城市的人们,努力工作、坚强还有幽默感。在政府的经济政策推动下,重庆变化得非常快。至少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重庆已经成为中国西部大开发的中心。——2007年7月,美联社评论

  ■目前,重庆已经是中国最大的内陆都市。在未来十年或更长一点的时间里,重庆将努力打造,设法跟上海、北京争夺“中国最大的城市”的头衔。 ——2007年6月1日,美国《纽约时报》国际版头条

  ■上海和北京是中国经济奇迹的象征。但在这个幅员辽阔国家的西部,一个竞争者正蓄势待发,重庆决心成为最富裕的港口城市之一,并已做好了准备。——2005年12月16日,德国《明镜周刊》

  ■记者 杨娟

  网络编辑:孔祥伟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