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委员支招建亦庄公办校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5月20日02:17  新京报

  ■ “亦庄开发区有望建公办校”追踪

  本报讯 (记者傅沙沙)亦庄开发区拟建公办学校昨日又有了新进展,开发区已将申请教育管理权的报告送达北京市教委,双方协商确定后将在市政府备案。提案关注“亦庄教育”的政协委员牛继升建议,亦庄建设公立学校可选“改办”或“新建”两种方案。

  在5月7日座谈了亦庄开发区缺乏公办学校的问题后,昨天上午,开发区管委会正式书面答复了牛继升的相关提案。牛继升告诉记者,日前,开发区已把申请教育管理权的报告送达北京市教委,双方随后将商议确定此事。由于开发区与普通区县的编制不同,牛继升表示,该区不会成立教委,而是设立行使教育管理权的部门。

  结合目前的调研情况,牛继升对亦庄开发区公办校的建设方案提出了两个建议,一是将目前亦庄开发区内的民办实验学校改办为一所公办学校,另一方案为在亦庄新区的学校规划用地上新建一所公办学校,规划面积5万余平米,拟开设小学、初中和高中共78个班。“目前这两个建议已提供给开发区参考。”牛继升说。

  ■ 观点交锋

  亦庄建公办学校,“改办”和“新建”哪种方案更可行?昨天,本报记者走访了部分家长,以及区内唯一一所民办学校———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学校。

  【家长】 改办学校省时省力

  与在南部新区筹建公办学校相比,学生家长多支持将实验学校改办。因为该校地处开发区核心地段,距离亦庄生活区较近,区内多数孩子上学不用长途跋涉,而到南部新区学校需要坐车,还不如选择北部市区内的学校。

  有家长认为,在南部新区筹建新学校,需要规划、建设、招生等一系列程序,等学校筹备好接纳学生时,几年时间已过去,远水解不了近渴。而目前已有的实验学校硬件设施并不输于市区好的公办学校,如果能在其基础上建公办校,省时省力,是最好的选择。

  【学校】 改办学校操作性小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学校副校长丁尔庆表示,改办学校的可操作性很小。首先,实验学校由亦庄开发区投资总公司投资建立,目前已运行了8年多时间,如果改制如何与投资方清算,比较复杂。另外,实验学校返聘了部分退休教师,还聘了一些外地户口的教师,这部分师资无法被公办学校吸收,如何安置成为问题。

  丁尔庆认为,亦庄的教育问题应该整体规划,而不是通过改变一所学校能够解决的。新区规划后,预计人口将大幅增长,而实验学校容量仅为3000人,远不能满足需求。即使新建公办校,也非一所学校就能解决就学压力。

  ■ 个案

  30公里外“投奔”公办校

  下午3时30分许,顶着烈日,张大爷在实验学校门外,等上学前班的小外孙放学。“再接几天,下学期可能就到城里去了。”

  张大爷的女儿女婿都在亦庄上班,房子也买在亦庄,小外孙去年入学前,择校问题就让全家挠头,“远近就这么一所,没得选。”目前这所民办校每学期收费7000多元,学校硬件条件没得说,“但老师年纪偏大,孩子喜欢年轻老师,有活力。”说及公办校的优势,张大爷认为除了升学率高外,入学门槛较高,保证了学生素质,“环境单纯些”。

  公办校带来的也不尽然全是好处,到30公里外的城区上学,孩子不但要早出晚归,还可能要住校。说到这里,张大爷拉着小外孙的手说:“下学期就要开始吃苦了。”

  本报记者 傅沙沙


     新浪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