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泉州将试验三语双字教学解决港澳台同胞就学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5月20日03:36  海峡都市报

  N本报记者 曾小琴

  本报讯 昨日,泉州市政协召开座谈会,就贯彻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委员们积极建言献策,内容涉及教学、旅游、港口等泉台合作的方方面面。

  “三语双字”教学

  泉州可设定先行试验“三语双字”教学,解决港澳台同胞就学问题。政协委员陈庆元认为,大量的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到泉州投资兴业,扎根在泉州,但其子女和孙辈到了就学年龄,就需将其送回原住地就学。

  “大陆境内的简繁体中文教学的差异,会使台胞儿孙甚至海外侨胞的下一代,在大陆接受初级教育的适应性问题更加突出”。陈庆元建议,泉州应先行试验,从台湾或新加坡引进初级教育师资,并以适用港澳台和海外繁体汉字教材为版本,试行“汉语、闽南语、英语”的“三语”,和简繁体的“双字”中文教学的初级教育,解决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子女在泉就学问题。

  打造“海峡游”线路

  精心打造通过两岸“小三通”路线的闽台或泉台的“海峡游”精品旅游线路,是泉州乃至福建旅游业发展的良好机遇。

  陈庆元介绍,第一季度,福建省居民及省外居民,经福建赴台旅游人数合计突破1万人次,台湾居民经福建口岸到大陆各地旅游的人数也大增。福建已是大陆、台湾往来的重要交通通道。泉州应抓紧这机遇,精心规划“海峡游”线路的精品景区和游客理想接待地,带动泉州旅游业的繁荣和发展。

  泉州市政协副主席陈立德认为,泉州旅游资源丰富,但目前旅游发展不尽如人意,旅客来泉只当中转站。目前泉州旅游碰到一尴尬局面,分管旅游的泉州市旅游局,很多景点景区却管不到,如作为景点的博物馆,归属泉州文物部门,而地方乡镇旅游则归属当地直管。泉州旅游业要发展,需理顺管理机制。此外,旅游的发展,需要各方面强势推介,吸引更多游客来泉旅游。

  抓紧整改石井港

  市政协委员、福建闽台农产品市场有限公司董事长王世哲建议,抓紧整改南安石井港,新建万吨码头,调整设置对台贸易专用码头。

  “要做大做强对台贸易、以及石井口岸开放后的对外贸易。”王世哲建议,必须有一个规范的海关监管码头,建议由泉州市政府直接牵头,抓紧整改石井港,根据石井现状,从现有的码头中调整一个作为对台专用码头,并依照监管要求进行整改;同时应抓紧规划、建设3~5万吨级新码头,成为服务两岸直接“三通”的主要通道。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