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治“疯车”顽症 重长期“调理”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5月20日04:36  今日早报

  □本报评论员 王国荣

  1400名交警雨夜出动。

  杭城交警接连几夜全警出动。

  ……

  没想到,杭州文二路“5·7”交通肇事案演变成全国关注的焦点。于是,一场严查严处超速行驶、改装车、酒后驾车、工程运输车超载等突出违法行为的行动,以“史无前例”的架势、“零容忍”的态度展开。这是维护法律尊严、保障公民生命安全之战,也让许多老百姓感到了些许宽慰。

  然而,“顽症”不会药到病除、一治而愈。它需要一定的“疗程”,也就是人们常说的“长效管理”。

  就拿大型工程车来说,去年杭州市连发交通伤亡案件,前8个月共发生涉及工程运输车辆的事故97起,造成40人死亡(其中部分是电动车骑行者),100人受伤。这一令人震惊的数字,很快催生“铁的手腕”,全市开展严厉整治,并辅之以一系列的整改措施,之后确实好过一阵子。

  可是,“顽症”往往会复发。就在眼下杭城严查严处突出交通违法行为的风头上,居然又发生工程车导致的交通事故。昨天,仅一个上午,这个城市的一南一北,就分别发生两起水泥搅拌车的交通肇事。提起这事,有同事跟笔者说,深夜经过之江路,看到那些超速的工程车真是慌啊!

  来自建设部门的统计数据表明,杭城现在有大小工地6000多个,可想而知有多少工程车需要在马路上开行。当然,城市需要建设,车也是要开的,问题是:这么一支庞大的工程车车队,各工地是不是管好了各自的驾驶员?他们的驾驶资质与素质如何?在他们的头脑里,还是“多拉快跑”的想法占上风吗?

  在城市皆工地这样一个大背景下,“有规矩才成方圆”显得尤为重要。规矩靠人去掌控,也靠人去遵守。在还有大量开车人不遵守这个规矩的时候,就得靠人去管才行。

  过去,道路交通管理有“动态管理”一说,是拆了“静态管理”的交通岗亭后推出的新举措,也就是对主要道路实施动态巡逻。后来,好像渐渐地被电子警察取代了,劳动力被“解放”出来,但其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

  可能并非仅仅笔者一人所想到:能不能每个区都有24小时不间断巡逻的“守护神”呢?这样,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可以避免“猫走了老鼠造反”的无序局面。笔者想,在现阶段交通违法行为不容乐观的情势下,很有必要填补这个管理空白,并且应该是一种常态管理。

  “重罚之下没有勇夫”,不能不承认,这句话还是有一定道理的。像这次严查改装车就是一个好的例子,以往夜间“呜呜”轰鸣的飙车声,已经在中河路等道路销声匿迹。去年大型工程车连连闯祸,通过严厉整治,违法司机收敛了不少,死亡事故同比下降很多。所以,治“疯车”等顽疾,不能手软,不能松懈,更希望用“猛药”之后,还能长期“调理”。

  治“疯车”顽症 重长期“调理”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