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大投资大融合河南企业逆市上扬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5月20日06:08  东方今报

  □策划 新闻部重点报道组 执行 今报记者 高亮 王世锋 赵珺

  大型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骨骼,支撑着整个经济的发展。在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决战二季度”口号下,支撑河南经济发展的大型企业的举动,不仅影响着现在,甚至将决定未来。

  在金融危机面前,河南的“脊梁企业”不仅在“大投资”上拉动现阶段河南经济的发展增速,更重要的是,河南大型企业现在的一些决策还将影响未来整个河南经济的竞争力。

  【大投资】

  项目投资拉动经济增长

  作为河南煤业化工集团的宣传部长,李冬静最近忙得不可开交。她不仅要随时向省里提交“决战二季度”的汇报材料,同时也要为企业项目开工仪式的布置工作操心。

  作为河南省头号国有企业,河南煤业化工集团一季度向省里汇报的成绩单颇令人瞩目。一季度,河南煤业化工集团煤炭产量完成1252万吨,同比增加520万吨,增幅71.13%,稳居全省第一。营业收入实现217.81亿元,同比增加64.52亿元,增幅42.09%。利润总额实现11.57亿元,同比增加2.16亿元,增幅22.95%。利税总额实现23.96亿元,同比增加4.93亿元,增幅25.91%。在金融危机导致原材料价格下滑的情况下,河南煤业化工集团成为“经济寒冬中的一抹春色”。正因为此,河南煤业化工集团被纳入逆市上扬的十个重点宣传企业典型。

  李冬静介绍,除了引人注意的一季度,河南煤业化工集团在“决战二季度”上也引来了媒体的关注。4月1日,河南煤业化工集团在郑东新区国际会展中心以15个项目同时启动,向外界展示河南煤业化工集团“决战二季度”的姿态。启动仪式上,河南煤业化工集团董事长陈雪枫表示,将以项目建设推动企业快速发展,扩大内需。

  据悉,今年河南煤业化工集团全年共安排了73个投资项目,投资金额共达620亿元,年内计划投资127.89亿元。而第二季度这15个项目概算总投资223.67亿元,项目全部投产之后能新增销售收入150.97亿元,利税新增48.1亿元。

  李冬静认为,作为河南国有企业的代表,这15个项目对于河南经济的复苏具有中流砥柱的意义。不过,这15个项目仅仅是河南年初提出的“8511”项目的一小部分。

  今年年初,河南为了拉动经济增长,提出“8511”的投资计划,即在8大领域,开工建设500个以上超亿元的重大项目,带动新开工项目总投资规模超过1万亿元,完成城镇固定资产投资超过1万亿元。

  【大融资】

  打好资金保障攻坚战

  当以河南煤业化工集团为代表的企业,纷纷以项目投资拉动企业增速的同时,巨额的项目建设资金成为企业大步前进的拦路虎。为解决资金问题,在4月7日河南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联合下发的《关于做好决战二季度齐心破危局全力谋发展重点工作的通知》(下称“《通知》”)中,“打好资金保障攻坚战”成为关键的“三大战役”之一。

  搞项目建设,钱从哪里来?除了做好银行与企业之间的衔接之外,一项被称为“‘8113’的信贷行动计划”也被列入省政府考核主管部门和省级金融机构的重点指标。据悉,“8113”是指全省省级银行对800户省市县三级重点企业和100个重点项目,农行、农信社、邮政储蓄银行对10万个支农示范带动户,全年共计新增贷款3000亿元。

  《通知》表示:将按月对各金融机构进行排名通报,年底对考评居前列的金融机构领导班子给予奖励,并“实行财政资金有限开户存入”等激励措施。

  【大重组】 资源优化抗风险能力增强

  应对金融危机,大企业集团的抗风险能力无疑要强很多。

  以河南煤业化工集团为例,一季度河南煤业化工集团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利税总额三项指标全线逆市上扬,而进入四月份,河南煤业化工集团营业收入单月超过70亿元,煤炭产量超过430万吨,继续保持快速发展。“这和我们去年12月5日与中原大化、鹤煤集团、焦煤集团、河南煤气集团的重组有很大的关联。”李冬静说,从河南煤业化工集团进入实质性重组以来,实现了企业资源的优化配置,“比如由于之前永煤超速发展,煤炭资源来不及开发的一些地方,我们通过配置给焦煤和鹤煤,实现了资源的有效利用”。

  据记者了解,由于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原大化、河南煤气集团受到资源的困扰而亏损严重。重组后中原大化、河南煤气集团获得了河南煤业化工集团内部调配的煤炭资源,在今年4月份纷纷扭亏为盈。其中,中原大化盈利72万元,河南煤气集团盈利550万元。“大重组背后的意义不仅仅是实现了资源的有效配置,更为重要的是先进理念的传播。”李冬静表示,“就之前的情况比较,由于永煤集团在管理上的一系列做法,平均吨煤开采成本大概在200元,而焦煤与鹤煤的平均吨煤开采成本大概在400元,这个成本价格差实现了重组前的永煤集团成为河南最赚钱的公司。”李冬静认为,重组不是简单意义上的相加,而是各企业之间优势的联合,各企业之间先进理念的融合。“对于影响巨大的金融危机而言,企业之间真正意义上的大重组、大融合才是各企业共度难关的关键”。

  【大未来】 企业发展保全省经济增长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谷建全认为,企业发展是经济发展的关键,“企业发展的形势好了,‘保增长’就有了保障”。

  但从河南省统计局公布的一季度经济发展数据来看,支撑河南经济发展的能源、原材料等工业却受到了很大的限制。一季度,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生产电力消费372.53亿千瓦时,同比下降14.2%;原煤消费5677.76万吨,同比下降6.4%。其中高耗能行业生产电力消费274.02亿千瓦时,占规模以上工业的73.6%,同比下降19%,降幅超过规模以上工业4.8个百分点。原煤消费4762.15万吨,占规模以上工业的83.9%,同比下降8.5%,降幅超过规模以上工业2.1个百分点。

  “实质上,金融危机爆发以来,能源原材料需求都受到了大的限制,这一现象并不只是发生在河南。”河南九鼎德盛投资顾问有限公司董事长张保盈博士认为,就目前的形势而言,以能源、原材料为支柱的河南工业经济或许是个“机遇”。

  在张保盈看来,包括支撑河南经济的煤炭、电力、铝业、钢铁重点能源、原材料等行业面临技术升级与产业整合的双重“机遇”,“而这也关系到河南整个工业经济的未来”。

  ■记者手记危机能暴露问题 但更能解决问题

  在经济领域,没有比企业更为重要的了。从买到卖,从生产到流通,从借贷到抵押……企业的一举一动都是整个经济表现的晴雨表。从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至今,国内经济畅享着整整10年的经济繁荣,河南的经济总量也呈现从破万亿到1.5万亿,再到1.8万亿的高速增长。

  可以确定的是,在河南经济高速增长的背后是一大批优秀企业的支撑。比如全国利润率最高的煤炭企业永煤,亚洲最大的肉制品企业双汇,全国最大的速冻食品生产基地三全……实际上,它们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水乳交融,甚至分不清是企业支撑了经济的发展,还是繁荣的经济带动了优秀企业的出现。因此,当金融危机到来时,人们也很难分清楚到底金融危机先破坏的是经济,还是企业?但有一点毋庸置疑,企业形势好转,经济形势才能好,经济形势好了,才能更加助推企业的形势好转。

  让我们看看一季度河南企业的表现:一季度,全省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同比下降18.0%、全省亏损企业1503家,同比增长35.3%、亏损企业亏损额同比增长127.7%。河南企业经营困境的直接结果,是一季度河南经济增长仅为6.6%,这与河南经济年度增长10%的计划相去甚远。

  于是,以“决战二季度”为口号的河南省委、省政府,明确了“扎实开展企业服务年”、“千方百计提高企业开工率”、“突出解决好市场开拓问题”、“着力推动 ‘8113’信贷行动计划”等一系列措施为企业排忧解难,解决企业面临的问题。

  但河南企业面临的到底是什么问题?为什么一遇到大的危机,河南企业会受到如此深的影响?归根结底,要么不大要么不强。所谓不大,就是没有大的规模,形不成规模优势和资源的合理配置,所以形不成强大的抗风险能力;而所谓不强就是企业缺乏核心竞争力,没有明显的技术优势。因此,河南正在积极培育自己的超千亿企业,希望这类企业能够在稳定河南经济中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

  应该说,对河南而言这是最坏的时代也是最好的时代,危机可暴露问题更是解决问题的好时机。河南不仅可以寄希望于此培育一批强大的企业,还能通过技术水平的提升培育一批强大的产业工人,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社会进步。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