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照片里的同学 还有38人活着

  

照片里的同学还有38人活着
照片里的同学还有38人活着
照片里的同学还有38人活着
昨(19)日,早报记者带着废墟中找到的那张“二十年再相聚北川中学高87级同学会合影”的照片到绵阳、安昌一带,寻访到照片的主人左力勇,他现任北川建设局副局长,是高87级的班长。经过多方确认,北川高87级的同学在此次地震中共有10人遇难,其中9位出现在今日刊登的照片中。

  圈中6女3男已经永远离开了北川高87级的同学们,他们把伤痛留给幸存的同学,也把生的寄望留下。(照片中最右边的圈中女子为另一张合影的遇难者)

  永远的痛

  照片中6女3男 在地震中遇难

  北川农办主任王辉看到照片后很激动,一遍又一遍看过每一个人:“现在还有14位同学在北川。”照片中的47个人,包括了原北川中学校长赵常伦、原北川中学副校长陈富清,其他45人均是高87级的同学。照片中有4人目前在成都,19人在绵阳市区及周边区县,还有1人在广西。王辉说,照片中有6名女同学和3名男同学已在地震中遇难,他清楚地记得每一个人的名字以及他们原来的工作单位。“照片是第一排左起第4名同学潘恩涛拍摄的。”王辉提起潘恩涛时语音低沉,潘恩涛和她的丈夫李杨都是高87级的同学,他们没能躲过这场灾难,留下了年仅9岁的女儿。

  那次同学会搞得很盛大

  合影第一排右起第5名女同学,身着玫红衬衣,显得极为干练。她是北川县政府办公室副主任、信访和群众工作局副局长席清,接到记者电话,她飞快地回答:“那个穿粉色衣服的人就是我。”席清说,那年同学会,从2007年7月27日开始报到,当时还专门成立了筹委会,分了财务组、后勤组,“我们搞得很盛大。”7月28日一早,同学们从北川大酒店出发,第一站到了北川中学,席清手里的照片就是在北川中学的操场上拍摄的:“那是请专业摄影师拍摄的,所以效果比第二天拍得好。”席清拿起笔,对应着照片,将照片中同学的名字一一写在记者的采访本上。“如果不是那次同学会,我简直不晓得我们班那些男同学心比女同学还细。我们班长就叫‘左妈妈’,他啥事都要管。”

  第10名遇难同学在另一张合影中

  记者所带去的照片,拍摄于2007年7月29日;席清的家中,有另一张拍摄于2007年7月28日的合影,第10名遇难的同学就在这张合影中。7月28日的合影中,席清的右边站着一位穿着黑衣的女同学,她叫吴友蓉,震前在北川信用联社工作,是席清最好的朋友。从扎着羊角辫的岁月,席清和吴友蓉就一起在北川香泉乡长大,直到一起考进北川中学:“我们都是从农村来的同学,家里条件不算好,冬天冷了,两个人就把被子抱到一张床上一起睡。”工作之后,两个人都在北川,每一个黄昏,她们都会一起散步。吴友蓉遇难后,席清曾经打过电话将这个噩耗告诉吴友蓉的父亲,但她几乎不敢面对好友的父母。直到今年春节,席清才和丈夫一起去看望吴友蓉的父母,“他们那天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看到你就相当于看到友蓉’。”席清拿起纸巾,拭去眼角的泪水,“春节的那顿饭是泡在泪水中吃完的。”

  劫后再聚

  今年7月召集幸存的同学再聚

  昨日,左力勇因为工作原因,在绵阳忙碌到夜里8点仍未结束。电话中,左力勇乐呵呵地说,“左妈妈”这个绰号,并没有让他感到反感,“他们说我话多,跟女人一样,就给我取了这个外号。”他准备在今年7月的某个周末,再召集幸存的同学们聚会。“不仅会包括高87级的同学,还有初84级的同学,初中跟高中的同学有一些重叠,经过这次灾难之后,希望大家再好好聚聚。”

  地震发生时,左力勇在原北川建设局6楼的办公室办公,他所在的6楼直接变成了1楼,他幸运地获救,此后回办公室清理物品时,不慎将这张照片遗留在废墟中。失而复得的照片让他有些感伤,这张照片是已遇难的李杨送给他的。李杨和潘恩涛的遇难,对高87级的同学来说,是一种巨烈的疼痛。左力勇特别提到照片中原北川中学校长赵常伦,他是高87级的班主任。“赵老师现在成都,地震后常和同学们联系。我们有困难有苦恼都会跟他说,他对我们很好。”

  遇难夫妻的孩子心事重重

  每一个人都会提到李杨和潘恩涛这对夫妻,提到他们留下来的女儿久久。久久如今在成都,由李杨弟弟李旭的岳母照顾。“久久很乖很听话,但我们明显感觉孩子尚有心事没发泄出来。”李旭说。

  去年5月下旬,李杨将久久接到了成都。当时一位来自山东的县领导曾经想收养她,但李旭不同意,“地震后想收养久久的人很多,但我们想把她留在身边。”李旭希望,用足够的亲情温暖小侄女。久久刚到成都时,连坐电梯都害怕。地震发生时,她在曲山小学西区,王家岩滑坡和地震带来的巨大震动很长时间无法恢复。现在久久的情绪好了一些,但从未为人父母的李旭夫妻面对久久,常有不知如何是好的感觉,“总之没有办法完全沟通。”

  寄望幸存的同学好好活着

  照片中第一排左起第一名白衣女子,是2007年高87级同学会中惟一一名从外地赶回北川参加同学会的吴迎芳。“今年夏天还开同学会,如果到时候有时间,我一定会回来参加。”

  1994年前,吴迎芳是北川职业中学的老师。如今,她在广西南宁政府采购中心工作。去了南宁之后,吴迎芳很少回北川,但2007年接到通知后,她特地向单位请了一天假,加上周末的两天,赶回北川参加了那场同学会。“现在想起来,我真的很庆幸当时能回去。”地震发生后,吴迎芳在北川职中任教时的部分老师都遇难了,而她在县文化馆参加诗社活动的父亲也埋入废墟。去年5月13日知道父亲遇难的消息后,吴迎芳最担心的就是自己的同学。吴迎芳说,因为她一个人在外地,可能对同学的感情更深一些,她希望幸存的每一位同学不再出任何差错。

  早报记者吴楚瞳摄影报道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朝闻网www.17morning.com)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