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能吃耐看 潼南发展“菜园子”游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5月20日07:02  华龙网-重庆商报

  潼南,这个曾因黄桃而闻名全国的农业大县,如今又成了重庆主城的“菜篮子”,到2012年前,潼南将成为“西部绿色菜都”。记者昨日了解到,潼南还将利用全县108处 的景点,发展处处有花、有绿,月月不同的绿色旅游。

  改革开放:

  全县农民卖黄桃致富

  据潼南县县志介绍,潼南建县之初,街道狭长如带,东起接龙桥,西止盐关垭口,长约1公里。路面宽2.5米,用石板铺设。两旁店面房多为一楼一底。1980年,潼南街道拓宽为7.9米,路面浇铸混凝土,西至县丝绸厂,东至凉风垭,长3.5公里。1985年,潼南县城人口为2.85万人。

  潼南从1958年开始种植黄桃,到上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成为支柱产业,在全国三大黄桃之乡(重庆潼南、浙江的奉化、大连的荆州区)中,面积最大,产量第二。

  “上世纪80年代末,部分人靠种黄桃成了‘万元户’,农民收入70%以上源于黄桃。”提起黄桃,原潼南罐头厂销售科科长罗继庆有说不完的话题,“黄桃罐头让美国、韩国、加拿大人都知道了潼南”。全县90%的乡镇栽种,共520万株,最高总产量上万吨。

  “努力读书,争取今后到罐头厂工作……”罗说,1987年,他每月的工资有80元左右,让全县工人、干部都羡慕。

  直辖十年:

  20万人靠种蔬菜发家

  “林冬瓜笑哈哈,赚了钱怎么花,修洋楼安电话,讨了老婆发了家。”这是该县蔬菜种植大户“林冬瓜”自己写的打油诗。“林冬瓜”本名叫林进辉,50余岁,因种冬瓜致了富。

  1999年,潼南县发展无公害蔬菜。林进辉也试种了2亩。“一年下来,收入近2万元。”次年,他承包种植了125亩无公害蔬菜,当年赚了个小楼房。

  林进辉说,目前他种植了2000亩地,与2000余农户建立起了联系,由他为这些种菜的农民提供种植信息、种子,并负责收购销售。还专门请了电脑高手,负责在网上收集销售信息,通过电脑,把蔬菜卖到了各地。

  “1998年,潼南蔬菜基地面积仅1万亩;2008年基地面积达16万亩;2012年,基地面积将达40万亩”,据潼南县蔬菜办副主任周文权介绍,该县从1995年开始发展蔬菜种植,2002年9月,成为我市惟一的全国无公害蔬菜示范县。不仅在盘溪、杨家坪两个专业蔬菜批发市场可以看到潼南蔬菜,还进入了人人乐、家乐福、新世纪等大型超市。周文权称,潼南蔬菜今年还卖到了北京、上海等城市。潼南县共有农业人口81万人,有20万人靠种植无公害蔬菜发家致富。

  未来展望:

  西部菜都谋做“绿色景区”

  “今年4月,全国200万网友选‘中国最美的油菜花海’,潼南获得近30万票,排名第五。”该县旅游局局长王川颇为自豪地说。潼南县还将抛出新挖掘的108处景点(包括50个自然景观)的“绣球”,对外招商打造“绿色景区”。

  王川介绍,潼南将在太安镇打造20平方公里现代农业园区。该园区是集休闲观光、绿色餐饮、科普教育于一体的“菜园、花园、乐园、名园”的规模化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今后,在该园区内,可领略包括蔬菜大观园、农业耕作模式展示区、百果园、五彩梯田、挖野菜及水上游乐区等活动。把潼南打造成“花海、绿海”,使潼南的蔬菜与景区相结合,能看、能吃,四季有花、有绿,月月不同。让蔬菜带动旅游、旅游带动经济大发展。记者 汪君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