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托老站有了专业服务 社区居家养老由此出现了新型模式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5月20日07:07  大河网-大河报

  

托老站有了专业服务 社区居家养老由此出现了新型模式
□记者林辉文李文波图

  阅读提示

  2006年5月起,郑州市金水区先后推出了“政府埋单”形式的居家养老服务、社区托老站,受到了辖区老人的普遍好评。随着社会的发展,经简单培训的下岗工人提供的养老服务已不能满足老人的需求。于是,一种由政府提供托老设施设备、养老机构提供专业服务的居家养老新模式应运而生。

  昨天上午,体现这种新型养老模式的社区托老站——颐和家园,在文化路街道办事处农科院社区投入运营,居家养老服务向社会化迈出了有益的一步。

  专业服务人员走进托老站

  “不用出社区门,就能享受到吃、住、休闲等方面的养老服务,养老不用发愁了。”昨天上午,看着刚投入运营的社区托老站——颐和家园,住在文化路街道办事处农科院社区的老人们高兴得合不拢嘴。

  昨天上午10时30分,记者在刚投入运营的文化路街道办事处农科院社区颐和家园看到,400多平方米的二层小楼里,不仅有多功能室、棋牌室、健身房,还有餐厅、供老人休息的标准间;液晶电视、空调、饮水机、轮椅等各种设施齐全,卫生间的坐便器两侧还专门安装了扶手,以方便老人如厕后起身,非常人性化。记者注意到,工作人员接人待物都很规范。仔细一打探,原来,与金水区其他社区托老站不同的是,农科院社区颐和家园由金水区社区服务中心和文化路街道办事处提供房屋、健身器械、炊具等设施设备,由郑州市专业的养老集团负责管理和提供各项专业养老服务。

  专业化服务将惠及更多老人

  据了解,专业人员除提供日托、送餐上门服务外,还将提供专业、系统的养老服务,包括居家养老上门服务、老年人康复护理服务以及基本家务服务,将家庭养老服务、家务服务全部打包在一起,争取达到“老人生活有人管、子女工作很安心”的目的。这样的服务,是不是每位辖区老人都可以享受?文化路街道办事处党工委书记段庆州介绍,农科院社区颐和家园养老服务的要求是辖区60岁以上的老年人,根据老人的实际情况,服务分为“无偿服务”、“低偿服务”和“有偿服务”。“先重点保障老年人中的特殊群体老人,再逐步惠及全体老年人。”段庆州说。

  晚上在家住宿,一个老人在托老站要花多少钱?颐和家园负责人介绍,托老站是成本式服务,按照一位老人一天在托老站里用两顿餐,平均一顿饭5元,一个月是260元左右。“如果老人有几天没来,费用还可退还。”该负责人说。

  社会化居家养老有了新模式

  “老年人,特别是高龄老人对社区照料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加,经过简单培训的下岗工人提供的养老服务已不能满足老人的需求。”金水区区委常委郑长林称,在这种情况下,集居家养老和机构养老优点于一身的新型养老模式——社会化居家养老应运而生。“新型养老模式的服务效果如果不错,届时可在全区大力推广。”郑长林说。

  “社会化居家养老是一种以家庭为核心,以社区为依托,以老人照料、生活护理和精神慰藉为主要内容,以上门服务或日托服务为形式的新型养老模式,它融入了机构养老的优质服务和居家养老的温馨。”郑州市民政局老龄处处长刘学刚说,这种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模式在河南省居家养老行业还属鲜见,实现了政府与企业资源的优化配置,给政府、企业、老人三方都带来了很大的惠处,开创了社会化居家养老的新模式。

  专业服务人员走进了社区托老站

  来源: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