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大考“压病”脆弱家长考生 专家建议:考生做心理咨询,家长应一同参与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5月20日07:34  大众网-齐鲁晚报

  

大考“压病”脆弱家长考生

  泰安市心理学会心理咨询中心老师正在为考生进行辅导。(资料片)

  19日,记者走访泰城两家心理咨询机构了解到,一个月来,前来做心理咨询和辅导的有近百人,其中大部分是高考考生和家长。相关专家提醒,孩子的心理问题很多是家长心理问题的体现,建议孩子做心理咨询时,家长一起参与。

  考生:期望值高致心理“染病”

  18日上午,记者来到泰安市心理学会咨询室,正好遇到了做完心理咨询的学生婷婷(化名)。婷婷的母亲介绍,女儿学习成绩一直保持在班里前五名,又是在重点高中,所以婷婷的目标很明确,要考北京师范大学。孩子找出了北师去年的高考分数线,每次模拟考试完,她都会做比较,两次模拟考的成绩都和分数线差一点,婷婷无法接受,每天都在紧张和焦虑中度过。此外,孩子这几天感到记忆力明显减退,原来记住的知识好像都忘了,最后竟然不愿去上学,不再参加模拟考试了。

  泰安市心理学会会长王荣超介绍,近一个月来,像婷婷这种情况来咨询的人很多,每天平均有两人,大部分都是重点中学班级学习成绩前20名的好学生,有的在2个月前就弃学了,还有的学生既不想回家也不愿意在学校,自己在外租房,通过玩游戏等方式自暴自弃。

  ■“病症”■

  家长:比考生脆弱更易得“心病”

  18日上午,记者在泰山医学院附属医院心理科了解到,高考前学生家长也成了前来咨询的重点对象。

  心理科主任黄宗青介绍,前段时间,肥城的王女士来咨询说,孩子成绩一直很好,去年上重点大学没问题,她对孩子的信心很大,也在很多亲朋好友面前多次“表态”,孩子上了好大学要请客。没想到,高考成绩下来,和本科线差了50分。对于这个结果,她比孩子更无法接受,孩子去复读后,她也一直缓不过来,后来就出现了精神恍惚、目光呆滞等焦虑、抑郁的症状,一直逃避任何和高考相关的话题,也随之出现了一些应激障碍等。孩子今年即将再次高考,一个月前她就开始坐立不安,吃不下饭,睡不着觉。

  据了解,一个月来,到泰山医学院附属医院心理科咨询的有十多人,一部分就是高考考生和家长。

  把脉:考生“病”根多源于家长

  泰安市心理学会会长王荣超介绍,前来咨询的学生大部分表现出焦虑、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厌学、睡不着觉等情况,甚至有学生出现睡眠不安、食之无味的躯体症状。谈到原因,王荣超称,这些学生对自己的期望值过高,刻意去和同学做对比,还有一点是家长在生活中给了孩子压力。说到底,孩子的心理问题是家长心理问题的反映。

  泰山医学院附属医院心理科主任黄宗青分析,肥城王女士这种“控制型”的家长,很容易把自己的期望和意愿强加给孩子,孩子不接受,家长也难受。此外,很多家长对待心理问题的态度都很固执,总局限在自己的思维定式中,从来不承认自己有问题。“意识不到自己的问题其实是最大的心理问题”。

  处方:考生咨询家长也要参与

  高考前,孩子和家长怎样做才能够减轻心理压力?

  王荣超说,从咨询情况看,很多家长反映,当孩子说考试紧张睡不着觉的时候,他们一开始根本不当回事,总是说过一阵就好了。平时孩子查一些心理咨询的问题时,他们都很反感,甚至阻止,认为没有必要,把心理咨询当成了孩子有精神病。

  王荣超强调,孩子的心理问题是家长心理问题的体现,也是家庭问题的体现。家长要对心理咨询有正确的认识,很多时候孩子在接受了心理咨询后情绪有所缓解,但一回到家,家长还是不理解,孩子就很容易复发,家长只有摆正心态,真正理解孩子,接纳孩子的情绪,才能帮助孩子分担压力。

  王荣超建议,孩子做心理咨询时,家长可以一起参与。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