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告白是为了更好的铭记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5月20日08:06  郑州晚报

  ●苏瑜

  每个人都会有在乎的人和事,因为这种种的在乎,才构成了完整的生命;也因为这种种的在乎,有了生命中的那些不能承受之重和不能承受之轻。这是对自己所做事的一种依恋,对自己身边亲人的一种情感,对自己熟悉的事物的一种习惯。这些种种,一旦失去,就会让我们的胸口发慌发闷,心猛烈地疼痛,甚至还会让我们改变原有的目标与追求。

  常常问自己,最怕什么东西没有了?每次我都给不了自己任何答案。人生啊,原来有这么多的留恋!

  伟大的丹麦文学家安徒生是个鞋匠的儿子,为了摆脱贫穷的生活,成年的他来到城市努力地学习歌唱,歌喉也还说得过去,得到了一些音乐界人士的赏识。就在他快要能依靠唱歌来养活自己时,染上风寒倒了嗓子,只能重新再谋生路。于是,丹麦少了一位平庸的歌唱演员,世界却多了一位童话之王。

  虽然道理大家都明白,但当遇到实际问题的时候,大多数人还是只希望多多的获得,什么也不想失去。其实,命运关上了一扇门,必然会为你打开另一扇窗,推窗望去,依然是蓝天碧水,万紫千红。当然,那些被突如其来的灾难和变故完全摧毁了意志的懦夫,是欣赏不到这样的风景的。

  生命中有许多不能承受的痛,那是人生不想直接面对的现实。当那一刻来临的时候,我们会哭泣,会伤心,会逃避,但又不得不去面对。面对了,承受了,才能守得花开见月明。然后,我们会有勇气面对人生之路上或许会有的更大的伤痛。

  我曾经负责过《生命烙印》和《民间记忆》这两个栏目的采访工作,采访对象全是痛失亲人的人,彼时,我还没有失去亲人的体验,尽管感受力超强的我能很快与他们实现共情,但我知道,那悲伤始终不是我的。这几年,亲朋好友的离去,让我真正体悟了那种悲伤。我方才明白,从不能承受到承受是内心的一个感悟过程,必然的过程,任何人都无法跨越。我们能做的,只是尽量去缩短这段时间的长度。

  今天要讲的三个人物都承受了曾经的生命之痛,他们是不幸的:无论是骨肉至亲还是结发夫妻,本来要携手相扶、同甘共苦的,他或她却先行一步,阴阳两隔。但令人钦佩和敬重的是,这些故事中的主人公,勇敢地承担了不幸,平凡但坚定地去追求生活的美好和事业的成功,永不言弃。他们不是英雄,但真的是强者。

  而我只希望,看完这三个故事,你会更懂得珍惜眼前人,心底会升起那句经典爱语:如果全世界我都可以放弃,至少还有你值得我去珍惜;而你在这里,就是生命的奇迹。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