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民营出版走出幕后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5月20日09:24   《瞭望》杂志

  《瞭望》文章:民营出版走出幕后

  非公有出版工作室被视为“新兴出版生产力”

  文/《瞭望》新闻周刊记者陈鹏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近期下发《关于进一步推进新闻出版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引起广泛关注,其中 提出“引导非公有出版工作室健康发展,发展新兴出版生产力”。

  业内人士认为,这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既是政府层面对民营出版工作室的首次承认,更是对其继续支撑国内出版业、 改变中国出版业态的美好期许;意见下发之后,非公有出版工作室或将迎来一轮发展浪潮。

  

  “总算扬眉吐气了”

  据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估算,国内民营出版工作室数量超过1万个,其中北京就达到5000多个,占总量的一 半以上。

  “这些工作室有20多万人,大多是高素质人才,天生具有市场天赋,对读者群、对市场都比较敏感;我们现在把这 些工作室定位为新兴的文化生产力,是我们出版产业大军里的重要力量。”柳斌杰说。

  中国民营出版业大约从上世纪80年代起步,经历初期不光彩的盗版、盗印及90年代与国有出版社成功的教辅合作 之后,很快如火如荼;十六大以来,“民营”的形象和生存环境得到逐步改善,近年来几乎撑起中国出版业的半壁江山。在云 南昆明,专门从事图书出版的老虎文化工作室负责人虎良灿认为,无论总署的意见还是评价,都将对民营出版的未来产生难以 估量的积极影响,“我们埋头干了那么多年,但一直被认为是‘毒瘤’。现在,总算扬眉吐气了。”

  虎良灿的工作室位于昆明北市区一幢高层写字楼内,一套小小的两居室内有10台电脑,10余名员工。近期工作室 刚为云南一位“资深美女作家”做完一本散文集,目前正忙于市场推广与营销,从网络反馈看,这本很小众的纯文学读物居然 引来热捧。这也是“老虎”首次介入图书的策划、出版、销售的全过程,“风险更大,但更有成就感。”

  成立于2005年的老虎文化工作室此前做得更多的是对出版环节的介入和监控,说白了就是帮助作者联系出版社, 完成装帧设计、监理出版,这使老虎的运作成本相对较低,每做一本书几乎稳赚不赔。4年来这家工作室运作的杂志、图书达 到数十种,平均每年以10本书的速度稳步推进,手握一批稳定的作者和写手。

  如今,虎良灿不再满意现状,“我想介入图书的全部环节,这意味着投入、风险都将增加,但市场回报也会上去。”

  他的经验是:为作者提供贴身服务,出版过程中的图书监理必不可少,它能保证作者最终拿到称心如意的好书。这与 传统出版社缺乏人性化服务、不讲究个性、不重视细节的出版“习惯”大相径庭。

  虎良灿认为这正是民营出版工作室的“精彩”所在——经受多年市场历练、饱受挤压的民营工作室必须为作者服务、 为读者着想,尽可能消弭出版和阅读之间的错位和鸿沟,这样,出版物才可能站稳脚跟。

  他随手翻开去年完成的一本书,一个大大的“序”字一上一下跳出页码,看起来有些“残缺”,但这偏偏是作者和老 虎工作室的创意,此书一经推出就卖得很好。“但当初云南人民出版社的老编辑根本接受不了!但你不创新怎么行?图书没个 性,作者不满意,读者不买账!”

  比老虎工作室更出名的昆明大番茄广告公司则从2003年至今连续策划出版引起全国反响的精彩系列:《丽江的柔 软时光》《乌镇的似水年华》《昆明的慵懒时光》《大理的游侠时光》。在业内看来,这套很“小资”的休闲旅游读物丛书恰 恰是贴近作者、受众和市场的具体体现。与“老虎”的想法完全一致,“大番茄”凭借全面介入“策划-写作-广告-出版- 营销”的所有环节,逐渐树立了自己的品牌。

  

  能否将书号也下放给民营工作室

  “民营眼下的主要焦虑还是书号。”虎良灿坦言,由于国有出版社对书号的绝对控制,民营出版工作室能低价获得的 书号通常来自边缘出版社,名气较大的出版社书号一般价格较高,也很难拿到,这往往导致工作室向作者推介出版社及谈判价 格时陷入被动,很难找到最佳契合点。另外,书号决定了工作室对出版社的依从关系,责任编辑通常还是来自出版社,随之产 生的问题“更可怕”:作者和图书的个性经常被扼杀,也大大增加了工作室与出版社之间的磨合成本。

  从老虎工作室的经验看,国有出版社手中每年掌握的空闲书号成为出版社的重要资源,而民营工作室是这些书号最直 接的消化者,但双方的“合作”并不平衡,民营通常处于守势与弱势,“很多时候必须看出版社脸色。”

  意见的下发使虎良灿看到了改变的希望:“能否将书号也下放给民营工作室?工作室可以将每年的出书选题上报当地 新闻出版局,后者对其书号和出版进行监管。从目前国内畅销书市场上70%的占有额上看,民营工作室必然会对书号加倍珍 惜,推出更符合作者意愿和市场需求的好书。”

  当然,书号焦虑源自民营的“身份焦虑”,“只要国家承认民营工作室的合法性,很多问题将迎刃而解,同时只要出 版管理部门能给予扶持,设置一定的准入门槛,民营工作室就能稳步向前。”虎良灿说。

  “云南民间”工作室负责人孟涛涛则认为,民营的最大困境还是“实力”——做出不同凡响而又无出其右的好书才可 能占领市场,赢得长久的生命力。

  这个近乎偏执的民营出版人总以一种少见的苛刻把握“策划—写作—广告—出版—营销”的所有环节,他直接操办的 “猎鹰创想”系列丛书,希望从小众、精品方面闯出一条更具市场潜力的民间路径。目前他已经出版了一位云南学者的《独步 三江》、青年作家雷平阳的散文集《我的云南血统》,被认为“扎根本土文化,都很小众”,但异常精美,赋予了“书”独特 秉性与人文关怀。

  “我希望能做长销书而不是畅销书,要让书和读者相遇相知,愉快地完成心灵交流。”孟涛涛说,对于所有环节的精 益求精使与其合作的出版社能更放心地把一切都交付给他,但由于要求甚严,他不得不自掏腰包,比如出版之前就预付稿费、 图片不满意时反复拍摄,等等,都需要产生成本,他必须冒这个险。“比如《独步三江》的作者就被我要求重新再走一遍三江 流域,核实很多细节;照片一律要求精美的反转片,拍得不好一律重来,数码照片一律不要。这关乎品质啊。”

  高风险可能意味着高回报,也可能血本无归,但两本精美出版物的市场反馈还是让孟涛涛找到了自信,“我的受众不 会很多,只要一部分人喜欢,而且能够长销就足够。”在他看来,目前国内民营出版工作室在品质方面已经出现高度自律的可 喜现象,但不可否认,由于长期被挤压和忽略,众多“民营”还存在人才匮乏、缺乏理想、急功近利等弊端,意见下发之后可 能带来一个更具挑战的时代与日益细分的图书市场,民营出版工作室要想获得更加广阔的生存空间,就必须苦练内功,增强实 力,否则就只能为“垃圾书”的涌现推波助澜,最终也被“垃圾”迅速掩埋。

  

  一次重大的政策突破

  一边是民营出版的汹涌潮汐,一边是意见的及时出台,这意味着民营力量将在中国出版产业的未来发挥举足轻重的作 用。

  “民营出版的春天真的不远了!”云南省出版集团副总龙雪飞认为,民营出版机构长期以来处于灰色地带,一直被压 抑、淡化甚至声讨,但意见将其称为“新兴出版生产力”显然是政策上的一大突破,这不仅使“民营”面临机遇,也使传统的 出版业必须直面民营带来的竞争压力。

  “民营的风起云涌也促使我们考虑一个问题,就是怎么样转变思维方式,怎么样正视民营力量,必须改变过去的以堵 为主、暗暗合作为辅的工作方式了,全国图书出版是一个大市场,你这里一堵,或者总以一种居高临下的心态去合作,人家马 上跑到贵州、四川甚至北京去出书了,结果是云南出版资源的白白流失。因此,我们应该更多考虑出版的产业布局,要让更多 民营甘心留下,为当地的图书市场、图书产业作出贡献。”

  意见提出,鼓励国有出版企业在确保导向正确和国有资本主导地位的前提下,与非公有出版工作室进行资本、项目等 多种方式的合作,为非公有出版工作室搭建发展平台。龙雪飞认为,这是一次重大的政策突破,将对国有出版业产生强劲冲击 ,这是挑战,但也是机遇;民营资本和人才的进入将会对传统出版社产生巨大推动——首先将进一步促进出版业向市场化发展 ,缩短出版业向市场转轨的进程;其次,民间的进入也会带来资金流和人才;还将加速新闻出版管理部门的改革,由现在的严 格垄断经营走向整合经营;将大大提升出版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

  “以云南的情况看,出版业一直是国家垄断行业,这非常不利于市场竞争。以云南为例,如果我们把中小学教材教辅 放到一边,就会发现云南的出版业太缺乏活力,题材狭窄、版式守旧、观念狭隘、销售困难等很多问题一下子就暴露出来了。 这就需要注入新的产业元素,要让更多生机勃勃的民营机构为传统出版带来活力。”龙雪飞说,目前一个让人感到遗憾的事实 是,民营出版工作室还未被纳入云南的文化产业之中。

  孟涛涛则认为,意见的出台可能会使民营面临更加严峻的市场竞争,“国有出版社改制之后,一部分民营工作室的人 才必然会被吸纳,能坚持下来的民营工作室必须更出色才有出路。”同时他也强调,还需有更多配套措施对民营予以扶持,这 样的扶持应该涵盖一个更加开放、规范的市场环境,更加自律、透明的竞争氛围,民营工作室自身更要“志存高远”,让选题 、设计、出版、印刷、销售等各个环节力争“完美”,才有可能立于不败之地并形成自己的品牌优势。

  此前,柳斌杰并不满意新闻出版业2008年总产值预计超过8500亿元、在国民经济中仅占到百分之二点几的现 状,这也是促使意见出台的直接动力之一。“希望最终无论改制后的出版社也好,民营出版工作室也罢,都能在市场中练就一 身的好功夫、硬本领,如此,中国的出版产业才能真正迎来美丽的春天。”孟涛涛说。□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