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艺术品交易不能再“打游击”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5月20日10:04  内蒙古晨报

  

艺术品交易不能再“打游击”
■偶尔光顾的行乞艺人愈发衬托出古玩市场的冷清 本报记者 杨惠方摄影

  □本报记者杨惠方

  2000年10月,《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提到发展文化产业的概念。

  2002年11月,中共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发展文化产业的任务和要求。

  2005年底,北京市委正式提出,要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并视之为北京经济未来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

  而在拥有400年历史文化沉淀的呼和浩特市,文化产业正在起步中……

  艺术品市场之乱

  “既没有集中的经营场所,又没有统一的管理,鱼龙混杂,非常混乱。”多年在呼和浩特市从事古玩生意的朱广兴感慨,过于分散的古玩市场既让他这样的古玩店老板头疼,也令很多外地游客抱怨——在呼市逛古玩店咋就这么累,这儿几家,那儿几家,连个集中的地方都没有。

  游客的抱怨不无道理。福临古玩市场德宝斋古玩店的朱志旺老板介绍,算上石头店,目前呼和浩特市的古玩店已近1000家,除了散居于福临古玩市场、玉宁古玩市场、大东街等七八个地方以外,马路边儿摆摊儿的也不少。

  不但散居,流动也很频繁。

  以朱广兴老板的广兴隆古玩店为例,从当初的大召到如今的福临古玩市场,十几年间经历数次搬迁。

  对此,朱广兴老板一脸无奈,明明不想搬却不得不搬,因为“开古玩店单开不行,必须得几家甚至多家形成规模才容易聚客。”

  “群聚群撤”,古玩店的这一特点被精明的房地产商所利用。朱广兴介绍,每当遇到新开楼盘不热的烦恼时,开发商首先就会想到古玩店,先以低租金吸引多家古玩店进驻,待楼盘炒热后又大幅提高租金。于是,古玩店频繁换址。

  乱市之“恨”

  正如朱广兴所言,散居而流动的整体态势注定会让整个行业的经营者满腹委屈。

  “自己店里的真品卖不出去,反倒是一些外来人员的假字画卖得很好。”呼和浩特市聚雅堂书画店的老板李咏芹有些无奈,据其介绍,她的书画店生意非常冷清,甚至连每个月的房租钱都拿不出来。

  不仅如此,李咏芹介绍,由于一些坑蒙拐骗行为破坏了文化市场的声誉,消费者面对真品反而很怀疑,市场正常交易颇受影响。

  以朱广兴的店为例,以前较为稳定时,一个月总能卖出几件,每卖出几件,朱广兴就会再淘几件填充进去。而现在,由于频繁换店导致客源流失,店里已经半年没有添置新货了。

  “现在只能硬挺。”朱广兴叹息,已从事古玩行业多年的他虽对古玩有着深厚感情,但如果生意继续冷清下去,忍痛割爱也是无奈之举。

  与朱广兴不同,不景气情形下,李咏芹想尝试让自己的店走多元化道路——字画,装裱,起名齐上阵。

  毕竟,李咏芹最不想做得选择就是放弃。尽管现状令人担忧,但她坚信,呼和浩特市的文化市场是非常有潜力的。“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市民对精神文化的追求也会越来越高”,但呼和浩特市的文化艺术品交易市场究竟何时才能够摆脱目前这种混乱状态,李咏芹心里也没底。

  “如果能有一个集中的文化艺术品交易市场就好了。”这是李咏芹的愿望,也是呼市所有古玩艺术行业从业人员的愿望。

  专业市场的“钱途”

  “统一经营,统一管理。”朱志旺认为,这样可以实现多赢局面,消费者可以有一个值得信赖的地方,经营者也可以实现稳定经营,从而更加注重信誉。此外,从长远利益考虑,文化产业一定也将是创造价值、拉动经济的支柱产业。

  宋仙桥古玩艺术城坐落在闻名遐迩的成都浣花文化风景区内,与杜甫草堂、青羊宫、浣花溪公园毗邻。“送仙桥”从开业初就立足成都、覆盖全川,辐射整个西南地区和国内,甚至在海外都享有声誉。在这个市场,汇集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商家千余户,每年都会吸引国内外一大批古玩商及收藏爱好者,市场交易十分活跃,年交易额超过2亿元。

  “专业文化艺术市场如果能建立起来,受益的绝不仅仅是艺术品交易。”朱志旺认为,伴随专业文化艺术市场的建立,人们将可以看到一个产业的聚焦效应——以文化产业为主导的餐饮业、文化旅游业也将日益兴旺。

  北京小堡村就是例证。

  据了解,位于北京市通州区宋庄镇的小堡村以艺术文化产业为依托,2007年的总产值达到6亿元,上缴国家利税2000多万元。

  “规模化、品质化的艺术品交易市场不仅有利于餐饮业、旅游业的发展,对文化艺术产业甚至整个城市品质的提升都十分有益。”朱志旺认为。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