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五朵金花绽放龙岗华丽转身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5月20日11:07  深圳晚报

  

五朵金花绽放龙岗华丽转身
文博会龙岗分会场布置得颇具文化特色。

  本报记者周海涛 孙中春 易芬摄影报道 大芬的油画、三联的水晶玉石、龙园的奇石、南岭的丝绸和宝福李朗的珠宝,建区15年后的今天,龙岗这个以工业为经济主体的城区,在深圳市第五届文博会上,五大分会场一举绽放于世人眼前,并在短短的几天时间里,总成交额18.51亿元,其中合同成交15.791亿元,意向成交2.512亿元,现场零售1426.78万元,拍卖成交592万元。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通过以往四届文博会的“卧薪尝胆”,在大芬村与三联水晶玉石文化村的积累与实践之后,龙岗搭乘深圳第五届文博会的东风,在国际舞台上拉开了文化产业的大幕。

  走进会展中心一号馆内,大运会主场馆造型的龙岗展区,在792平方米的国际舞台上,龙岗将“荟萃、创念、生长”的主题三位一体地融入于绚烂绽放的“五朵金花”之中,同时也使得龙岗的“包容力、创造力、生长力”得到完美展现。

  5月,一年一度的文博会开幕,在原先大芬油画村、三联水晶玉石文化村蝉联分会场的基础上,今年龙岗还增添了3个“新丁”:龙园观赏石基地、南岭丝绸文化创意产业园和宝福珠宝文化产业园。龙岗全区共5个分会场,占了全市分会场总数的1/6。而此次文博会,是龙岗各文化企业在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第一次国际化的正式集体亮相。18.51亿元,这个数字证明,一场文化产业的革命在龙岗这个工业城区及深圳后发地区已然兴起。然而,这其中却是饱含了龙岗全区上下经过15年的努力与奋斗,由大芬村始,龙岗大步迈出了文化产业革命的脚步。

  1

  大芬油画村

  世界四成油画

  出自大芬之手

  “中国油画第一村”、“全国首批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版权兴业示范基地”、“全国文化(美术)产业示范基地”这是大芬村为人所熟知的金字招牌。在文博会期间,走进大芬村的深处,一间间作坊式的画店里,三两个赤膊上阵的画师在画架前面挥汗如雨;画店老板坐在茶桌前一边品茶一边跟慕名而来的画商谈生意。这个方圆4平方公里的地方,经过近20年的时间,已经发展成为聚集了80多家油画公司,800多间画廊和来自全国各地的8000多名画工的“油画第一村”。鼎盛时期每年的交易额达4亿多元,占领全世界40%的油画市场。

  大芬管理办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说,大芬村的迅速发展,文博会这个平台功不可没。2004年首届文博会,大芬油画村是唯一的分会场,举办了美术产业发展论坛、国内美术产业示范基地作品联展、千人现场绘画展示、油画拍卖会、油画现场临摹大赛、大宗油画订单签约仪式等10项独具特色的活动项目,一夜之间,大芬油画村成了深圳文博会上最耀眼的一颗明星,赢得了来自世界各地的订单。

  随后的四届文博会,大芬油画村洗尽铅华,逐步由政府办会转为市场办会,少了烘托气氛、吸引眼球的晚会形式,而更多的是实实在在为大芬带来源源不断的订单的活动。文博会分会场筹办逐步呈现三个特色——展览专业化,论坛国际化,临摹大赛及拍卖签约活动程式化。

  现在的文博会大芬分会场,因为日渐成熟的产业市场,大芬油画村更注重推动产业发展、关注交易量的提升。在大芬,随着文博会一起扩张的大型外贸和内销并举的油画集团已有六七家,集艺源、原色、诺亚、艺海、大芬文化艺术等公司均拓展迅速,成为资产上千万的油画内销和外贸集团,他们几经历练,走出国门,参加纽约、悉尼有影响力的画展,并在国外开设办事处已不是稀奇事。同时,大芬画商也不忘国内市场,北上东进,在北京投资7000万元建设了“大芬油画城”,在上海开设了多家画廊。随着大芬影响力扩展的同时,大芬临摹油画和原创油画订单的增幅也在加大。2007年春秋两季广交会成交额达到850万美元,2008年广交会成交额为2500多万元人民币。虽有金融危机的巨大影响,但闭幕不久的105届广交会上大芬村依旧将1200多万元成交额收入囊中。

  2

  三联水晶玉石文化村

  从小家庭作坊到大规模产业园

  大芬的发展昭示了一条文化产业的新兴之路,龙岗区乘势而上,相继扶持三联玉石、龙园等文化产业,并成立了龙岗区文产办,对龙岗文化产业发展有了战略性的布局和思考。

  从零散到集中,从地下发展到政府引导,从小家庭作坊到呼之欲出的产业园的“大芬模式”很快被搬到具有几乎同样背景、相隔不远的三联村,只不过它生产的不是油画,而是水晶玉石。目前,三联水晶玉石文化村已经拥有水晶玉石加工场所170多家,从业人员3000多人,其中65%为水晶加工业,35%为玉石加工业,年成交额在1亿~2亿元之间,至今已形成一条完整的原料供应、成品加工、运输销售一条龙的生产经营链。

  今年三联水晶玉石文化村作为文博会的“三朝元老”亮相,其项目也是精中取精,水晶玉石精品展、水晶玉石毛料展销、水晶玉石精品拍卖会均将注重与客户和游客的互动,普通游客和专业客户在欣赏、鉴定各类宝物之后,均可参加水晶玉石精品和毛料的“暗标”竞买。据三联水晶玉石协会副会长许武城透露,此次精品和毛料展,较去年档次更高,数量更多,将仿照缅甸“公盘”竞投,打造成广大水晶玉石爱好者和从业者各取所需的盛会。

  今年文博会前夕,资产上千万的汇河翡翠,香港著名珠宝企业兆麟珠宝、从水贝转移到三联的著名品牌D.B.E的代理公司相继落户三联,而来自马来西亚的珠宝大企业俊福珠宝也已经与三联商议好,准备在三联开设分公司。无疑,加工基地基础夯牢后,具备现代管理经验的大企业云集三联,必将使三联的文化产业发展带上一个更高的层次。

  继发布了《龙岗区关于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之后,2008年6月,龙岗成立了发展文化产业的专门主管机构——龙岗区文化产业发展办公室,其后在应对经济危机中出台专项举措加大对文化企业的扶持力度。到了2009年,龙岗又制定了《龙岗区经济发展资金(文化产业类)管理办法实施细则》,每年至少拿出2000万元对文化产业进行专项资助和奖励。

  3

  从文化“制造”到文化“创造”

  南岭丝绸文化产业创意园 龙园观赏石基地 宝福珠宝文化产业园

  从文化“制造”到文化“创造”

  走进南岭·中国丝绸文化产业创意园,你会听到这样一段故事:作为产业转型升级的重点项目,南岭村社区在厂房未空置前就谋划产业转型升级,着手引进新的产业项目。以此为依托,龙岗崛起国内唯一一个集高档丝绸、刺绣制品及其延伸产品设计、生产、销售的产业集群。无独有偶,龙岗另一个分会场龙园观赏石基地,也采取了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模式发展。政策的软环境,给文化产业链条发展提供孵化地。

  “长期以来,国内许多丝绸纺织企业多分散各处,没有真正专注于丝绸文化品牌建设的文化基地,在发展中更是‘重外轻内’,过分依赖订单,从而导致了有产品无品牌、有品牌无知名度的尴尬。对丝绸企业来说,抓紧调整市场结构、创新产品、打造品牌已成为整个行业的共识。在国家扩大内需、促进轻纺工业健康发展的系列措施和政策出台,更加坚定了我们为丝绸产业长远发展服务的信心。”南岭·中国丝绸文化产业创意园董事长郑桂泉,对丝绸文化创意园的发展表示了信心。

  与此异曲同工的是宝福李朗珠宝文化产业园,在金融海啸的背景下,宝福公司逆市扩张,建成国内首家集厂房、办公楼、展示厅、专业购销市场等于一体的宝福珠宝文化产业园。另外,该公司产品研发设计始终也走在行业前端,去年该公司设计、开发产品多达3万款以上,自主品牌已占总产量的90%以上。同时,与龙园以打造“华南地区最大奇石基地”为目标,着力打造“龙园文化商品一条街”的目标一样,龙岗在进行着5个梦想齐飞的尝试,文化产业在龙岗有着巨大的潜力。

  2008年,在龙岗区文产办成立后,紧紧把握举办2011年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特区内外一体化、深港合作三大机遇,推动美术工艺产业集群、珠宝古玩产业集群、印刷和记录媒介复制产业集群、文化休闲旅游产业集群等四大集群发展,龙岗区文化产业逐步向高端化、品牌化、国际化轨道迈进,日渐成为全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未来的支柱产业。而在探索的道路上,龙岗提出了“五四三”的工作思路,即突出五大品牌、发展四大集群、落实三项举措,以此推动全区文化产业发展。突出五大品牌,是指突出大芬油画村、三联水晶玉石文化村、南岭·中国丝绸文化产业创意园、中国(深圳·龙园)观赏石基地、深圳宝福李朗珠宝文化产业园;发展四大集群,是指发展美术和工艺产业集群,珠宝观赏石产业集群,印刷和记录媒介复制产业集群,文化休闲旅游产业集群;落实三项举措,是指推动龙岗区西南部文化产业园区进一步规模集聚和转型升级,推动龙岗区文化产业项目在地域分布上进一步均衡发展,推动龙岗区文化产业进一步朝文化与创意、科技与文化相融合的方向发展。

  从大芬油画村到三联水晶玉石文化村,再到南岭丝绸文化产业创意园、宝福李朗珠宝文化产业园,再到中国(深圳·龙园)观赏石基地,来自龙岗区的五朵金花绽放在本届文博会上。龙岗的文化产业逐步向高端化、品牌化、国际化轨道迈进呈现出基地品牌凸显、区域性产业集群形成、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崛起的态势,龙岗文化产业也开始由有制造向创造的华丽转身。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