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洱海保护与治理向纵深发展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5月20日15:13  云南网

  我州始终把环境保护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努力营造氛围、完善机制、多管齐下、积极筹资,将保护洱海与保民生、保增长、保稳定紧密结合起来,使洱海保护与治理向纵深推进,进一步巩固并扩大了洱海保护治理的成果。

  营造氛围促保护。为进一步动员全社会力量关心和支持洱海保护,从2009年起,我州将每年的一月定为“洱海保护月”,将州、市188个单位确定为责任单位,挂钩联系和负责洱海环湖各村镇的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制定出台了“洱海保护月”活动考核办法。通过2009年1月“洱海保护月”活动的实施,进一步筑牢了“洱海清、大理兴”的观念。

  完善机制固治理。为加快推进以环境保护治理和生态建设为重点的洱海源头——洱源生态文明试点县建设,我州制定了建设洱源生态文明试点县的意见,从加强水污染防止、发展生态农业、发展生态工业、发展生态旅游、加强生态屏障建设、加强生态家园建设、加强生态文化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明确了总体思路、建设目标;调整充实了州洱海保护治理领导组,在原州洱海保护治理领导组办公室加挂州洱源生态文明示范县建设领导组办公室,增设州人大副主任、州政协副主席及州长助理为领导组副组长;专门设立洱海流域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办公室。为全面推进2009年洱海保护及洱源生态文明示范县建设各项重点工作和重点工程,州政府专门成立了两个工作指导组,负责对大理市上关镇、喜洲镇和洱源县邓川镇、右所镇的洱海保护及洱源生态文明试点县工作进行督促、检查和指导。真正形成了在洱海保护及洱源生态文明示范县建设工作上的统一领导、分工协作、各司其职、运转协调的管理体制。为确保2009年洱海保护及洱源生态文明示范县建设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再次制定出台了洱海保护及洱源生态文明示范县建设重点工程项目考核办法、洱源生态文明试点县建设考核办法、洱海保护治理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洱海保护治理专项项目管理暂行办法、进一步加强洱海主要入湖河道河(段)长责任制的通告等。大理市委、市政府与市级各责任单位签订了2009年洱海综合治理保护重点工程项目目标责任书;洱源县委、县政府与县级和中央、省、州驻洱源的共82个行政企事业单位签订了生态文明试点县建设目标责任书,并与6万户农户签订农户生态文明责任书,明确要求各责任单位务必在2009年12月底以前完成2009年所有重点工程项目,对达不到目标进度要求的责任单位和责任人,按照四项制度启动问责程序,进行严格问责和责任追究。

  多管齐下抓治理。以大理市喜洲镇、上关镇和洱源县邓川镇、右所镇为突破口,全面推进洱海保护2009年度重点工程的实施。即:以洱源县邓川、右所、下山口片区和大理市上关、周城、喜洲、双廊、海东等为重点的集镇污水收集及处理工程;以收集处理流域内农户污水、垃圾为主的乡村环保工程;以测土配方、优化平衡施肥、处置畜禽粪便、调整种养殖业结构为主要方式的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工程;流域湿地生态修复、主要入湖河道治理及内源污染控制工程;以大理古城片区、凤仪片区为重点的截污管网工程;洱源县城污水及垃圾处理工程。主要入湖河道环境综合整治力度进一步加大,农业、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工程稳步推进,流域生态恢复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及时制定了洱海流域环境监察工作方案,对流域内14家国控、省控、州控重点企业和新建项目、宾馆饭店、洗车场、山庄、村落污水,入湖河道环境状况、乡镇垃圾、农户对大牲畜的粪便堆放、废水排放现状等进行现场监察,进一步提高了入湖河流的水质。

  积极筹资保治理。为保证洱海保护治理各项目资金及时到位,大理州、县市各级各部门不等不靠,立足现有条件,积极想方设法筹集资金,目前大理市已组建了洱海保护治理国有投资公司。在将相关项目的投入纳入本级年度财政预算的同时,通过政府向银行贷款补差,积极探索建立与市场化相适应的洱海治理投融资平台,融资补缺,确保了2009年重点工程实施项目的稳步推进。记者 涂序波 通讯员 何波(大理日报)<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