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晓华
“我个人认为甲型H1N1流感传播性不是很强,第二代、第三代病人并没有出来很多。比如香港,密切接触者都没有事情,如果是流感的话,应该早传播开了。美洲都是散发的,没看出有第二代和第三代病人。不是流感大流行的特征。”郭元吉表示。
作为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前国家流感中心主任,郭元吉是中国的流感病毒最早的研究者,在他看来,值得警惕的不仅仅是此次流感的暴发。
未知的变异
自从甲型H1N1流感在墨西哥暴发之后,在世界卫生组织的调动下,世界各国进行了拉网式的布防,但是病毒依然在短期内传播到了几十个国家和地区。
“它是进化非常完善的病毒,能够迅速地适应环境的变化。”中国疾控中心科技处处长董小平研究员在接受CBN记者提问时表示。
在人类的历史上,平均每10年流感病毒就会出现新毒株,并发生大规模流行。每当病毒的新亚型出现之初,由于人群缺乏免疫力,很容易引起一次世界性的大流行。此后病毒特性相对稳定,当人群中出现免疫屏障时,病毒就会发生部分的变化,作为一个生物,病毒的生存法则似乎与人类无异,适者生存。
相比SARS要等到发病之后才具有传染性和禽流感只是针对特异体质的人有感染,而甲型H1N1病毒在发病前一天就开始具有传染性的特性令其更加容易进行大范围的传播。但郭元吉认为,从基因片段看,甲流感只有一个片段来自于人,从特征上看与人体细胞的贴合程度可能不是特别高。而且,“按照一般规律,重配的基因毕竟不是‘原装’的,每次重配都有或多或少的缺陷,所以每次片段的替换都可能造成毒性降低。”郭元吉说。
也许正是甲型H1N1自身存在的问题,中国目前除了输入型病例之外,还没有出现第二代、第三代的患者。
“从目前的现状看,传播力并不像每次大流感那样,2~3个月波及全球。”郭元吉表示。
中国疾控中心病毒所所长李德新也表示,这个病毒到现在为止,和以往引起所有大流行的病毒不完全一样,最起码它的传播速度没有以往大流行那么快。
但是郭元吉表示:“按照以往大流行的经验,很可能在秋季出现第二波。目前南半球马上就要进入秋季,我们就要密切关注南半球的疫情,由此为秋季疫情的防控提供经验。这种新的病毒是否可能在秋季形成优势种群,一切都需要严密监测。”
猪的嫌疑
4月30日,世界卫生组织将此前称为“猪流感”病毒的名字改为“A/H1N1”,我国卫生部改称甲型H1N1病毒。
但在郭元吉看来,这并没有免去猪在此次流感传播中的嫌疑。
甲型H1N1流感病毒是A型流感病毒,携带有H1N1亚型猪流感病毒毒株,包含有禽流感、猪流感和人流感三种流感病毒的核糖核酸基因片段,同时拥有亚洲猪流感和非洲猪流感病毒特征。
“8段基因中5个片段是猪的,3个片段是禽的,只有一个PB1是类似人类的H3N2病毒的基因,但即使是H3N2中的PB1过去美国也有个研究认为是禽类的。严格说来,甲流感大部分基因片段是猪身上来的。”
“我个人认为,甲流感首先发生于猪,不可能发生于人。PB1不是主要的基因,也不是决定宿主的基因。现在说我们人传给猪不大可能。”郭元吉说道。
事实上,猪气管的上皮细胞表面含有人流感病毒的受体,又含有禽流感病毒的受体,因此,被称之为人与禽流感病毒基因重配的混合器。猪流感病毒感染人的上呼吸道,而禽类流感病毒感染下呼吸道,这两种病毒在人类的细胞内如果想发生基因重组,似乎还有着一定的空间距离。
研究物种变异的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刘文军对CBN记者表示:“由于技术层面的问题,中国对过去的病毒研究不多,也就无法判断病毒基因的变化。”但是他表示,从3次人类流感的大暴发来看,都与猪流感密切相关,1918年“西班牙流感”流行株H1N1的NA基因是人、猪流感病毒的基因以及禽流感重组,1957年“亚洲流感”的病原Asian57(H2N2)是由于流行于人的H1N1病毒和禽流感的重组,1968年“香港流感”H3N2毒株是人的HA和PB1基因被AIV基因替代。
“引起这3次流感大流行的毒株在猪体内进行基因重排,获得了与人细胞表面流感病毒受体结合的特性,从而引起人流感的大流行。”刘文军表示。
“在1977年在人群中已经有A/H1N1病毒,严格上说与现在的病毒有差别。过去是在猪内的甲型H1N1,这次病毒中有禽类的基因片段,NA是有点欧洲猪的基因,这是最大的区别。”郭元吉表示。
1978年日本从猪体内分离出由人H3N2与古典型猪(H1N1)流感基因重配的H1N2亚型毒株。1987年欧洲分离出人H3N2与类禽h1n2基因重配的H1N2亚型毒株。北美猪群中还分离出人、猪基因重配:H3N2、H1N1和H1N2毒株。1998年以来,北美猪群中分离出了3种不同宿主病毒基因重配株。
“在1998年,美国分离出一种新的猪流感病毒,也是第一次发现人、禽、猪3种病毒的结合体。”郭元吉说,此前仅发现3类病毒是两种病毒重配,而1998年发现的重配病毒与目前流行的新毒株有着很大的相似之处。
在郭元吉记录的一张基因表上显示,1998年美国分离出的这种结合体中与这次的甲型H1N1新病毒相比,相同位置的RNA片段来源相同,唯一不同的是NA和M两个片段来自于不同的猪流感病毒谱系——1998年的病毒中这两个片段来自于古典系,而这次新型病毒的片段来自于欧亚系的猪流感病毒。
“本次人感染猪流感病毒首发地及来源,可能性极大是美国,而不是墨西哥。因为1918年西班牙大流感的首发地就是在美国,而且古典型猪流感病毒发祥地在美国,猪型流感病毒一直在美国人群中和猪群中循环,1998年以来,美国猪群中已查到了有关最近感染人的毒株。加拿大猪群中分离出最近感染人的毒株,由此不能完全排除美国猪群中不存在,这次发病首先是在美国与墨西哥交界处。1976年美国已发生过猪流感事件,美国做了大量西班牙流感考古工作,并作了大量反基因工程工作,至今尚无法完全排除实验室逸出的可能。”郭元吉列出了几大理由。
追问起源
每当大流感到来时,人们的记忆会自动回到1918那一年。当时全世界患病人数在5亿以上,发病率约20%~40%,死亡人数2000多万,流行有三个流行波。第二波,席卷了欧美亚非各大洲,病情重,病死率高。
“在四次大流感中,只有1918年那次是出现了三个流行波。”郭元吉说。
1918年,是流感病毒在人类历史上造成最大损失的一次,就是古典型猪流感病毒的作为,此后,基因特征相似于该病毒的“子孙后代”的首发地一般认为在美国。上世纪70年代通过猪种交换传入欧亚,而我国内地与1991年才分离到它。
自被认为是1918年人群中流感大流行病原以来,猪型(H1N1)流感病毒就已被人们所重视,1976年它在美国新泽西州新兵营中引起流感暴发,震惊了世界。
美国于1976年~1978年调查表明,美国猪群中猪型毒株感染率为25%,一年全部时间均能从猪体内分离出猪型毒株。近来血清学调查表明,猪型毒株感染率升为51%,屠宰厂工人常常被猪型毒株感染,偶尔还会造成死亡。猪型(H1N1)流感病毒在美国发现后,接着传到了欧洲,而后到亚洲。
“我国过去至少在91年以前,猪体内没有这个病毒,我们查不到。但是美国的红皮猪,对猪流感比较敏感,通过猪种交换传到我国。”郭元吉表示。
1991年10月到1992年1月,郭元吉在流感病毒生态学研究中分离出20株猪型流感病毒。于1992年,郭元吉首次报道了从我国猪群中分离到20株猪型(H1N1)流感病毒。抗原性和核酸点杂交分析表明,新分离毒株8个基因片段均来源猪的流感病毒,而不是来自禽类和人的流感病毒,也不是由猪和禽或人流感病毒重组而来。
“1991年12月,从北京一位16岁的女孩血清中检测到猪型流感病毒H1N1抗体,但是由于患者发病18天后,无法进行流感病毒分离工作,但后来在北京肉联厂查到了这个病毒。”郭元吉对CBN记者表示。
后来郭元吉又在北京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发现猪型流感病毒在北京地区猪群中已传播相当广泛,其感染率高达23.4%,已接近美国1976年~1978年猪群中感染率25%,与猪密切接触人群的感染率为3.9%,而南方猪群仅个别猪含有猪型毒株抗体,而梧州地区6.4%与猪密切接触的人群含有猪型毒株抗体,这些结果证实了我们所分离到猪型流感病毒,确从猪群中分离出。
“我国猪型流感病毒是由猪种交换,从国外猪传入我国。但是从哪个国家传入的还不是很清楚。”郭元吉表示。
但血清学调查表明,新病毒至少在北京猪群中已传播得相当广泛。但这种猪型流感病毒会否造成人类的流感则依然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