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塘栖枇杷未熟 “山寨”满街叫卖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5月21日09:09  东方网-文汇报

  迈入初夏,又是枇杷成熟的季节。漫步杭州等地街头,发现水果摊多打出“塘栖枇杷”的招牌。而本报记者今天却了解到,正宗的塘栖枇杷要到22日才正式开采。

  记者发现,水果超市里打着“塘栖枇杷”招牌的枇杷有两种,一种个儿比较大,形状椭圆;另一种则个头小巧,样子滚圆。前者每斤七八元,后者则要贵上一倍。而在杭州近郊公路边的地摊上,不少枇杷摊主吆喝:“正宗塘栖枇杷!”尽管价格卖得比超市还贵,买的人还不少。

  杭州塘栖镇政府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塘栖枇杷哪有熟得这么早?塘栖枇杷现在只熟了四五成,要到5月22日枇杷节以后才能陆续批量上市。”他还告诉记者,今年塘栖枇杷是小年,总产量只有2500吨左右,价格与去年差不多,分品种不同每斤在8至15元之间。

  记者发现,塘栖枇杷出现“山寨版”并非偶然,海南西瓜、奉化水蜜桃、余姚杨梅等享誉盛名的水果品牌,近几年来都是“山寨版”频出,使消费者难以分辨。

  对于“山寨”果品的出现,品牌拥有者也很无奈。为了防止被仿冒,品牌水果原产地的地方政府申请了品牌商标。这样做提高了品牌水果的成本,但果农们乐意接受。但往往刚刚贴出了商标标识,仿冒者随即出现。品牌商标甚至在一些果品市场内可随意购买和张贴。为了对付“山寨”水果,品牌果品的种植者想尽了一切办法。某品牌西瓜种植者在西瓜表皮上打上特殊烙印,让消费者和商家可通过该印记号码查到出产地和种植户。但该品牌负责人也坦言,这只能保证2至3年内烙印不会被仿冒。

  浙江省蔬菜瓜果产业协会有关人士认为,制作防伪标记的速度远远赶不上制假的速度。防止“山寨”果品的最好办法是尽量减少流通环节,比如超市直接和品牌产地厂商对接。流通环节越少,“山寨”的可能也就越小。

  本报驻浙记者万润龙通讯员梁颖睿(本报杭州5月20日专电)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