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中国以“非常举措”阻遏甲型流感疫情蔓延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5月21日17:09  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5月21日电 题:中国以“非常举措”阻遏甲型流感疫情蔓延

  新华社记者 刘晓莉 程志良 季明

  一名加拿大籍华人20日在北京被确诊患上甲型H1N1流感,成为中国内地第五例确诊病例。而根据世卫组织公布的数字,此时全球确诊的甲型H1N1流感病例已突破一万,其中有80人被夺去生命。

  在中国内地,迄今的5例确诊病例均属输入性病例,尚无原发性病例的报告,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民众生活如常,并未出现恐慌情绪。

  “中国能够取得这样的防疫效果,与政府从一开始采取的果断措施密不可分,”上海防控甲型H1N1流感专家组成员、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传染科专家巫善明教授说。

  甲型流感疫情是2003年的非典疫情后中国遭遇的最大规模公共卫生事件,也是中国重整卫生防疫体系后的首次重大考验。6年来,中国重建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体系,完善了危机应对和处理机制,为阻遏甲型流感大暴发提供了坚强保障。温家宝总理近日表示,从目前情况看,全国的防控工作“有力、有序、有效”。

  人们注意到,与非典时期相比,中国此番面对甲型流感疫情没有惊慌失措,而是更加从容不迫。5月1日晚,一名从墨西哥经上海转机飞赴香港的旅客在港被确诊为甲型流感病例,上海市政府次日就宣布乘坐该航班以上海为目的地的48名乘客全部找到,并安排集中医学观察。5月10日,四川报告中国内地首例疑似甲型流感病例后,成都市卫生局很快向公众披露病毒标本已被送至北京连夜检测,而卫生部数小时后就召开新闻通气会通报情况。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薛澜评论说,中国政府从甲型流感全球初起步阶段就高度重视防控工作,及时向公众公布疫情,加强出入境检查,并对相关接触者采取隔离观察,最大限度延缓了流感在中国的传播,给各级医疗卫生等部门应对流感争取了宝贵的时间。

  与一些西方人士和媒体批评中国面对流感疫情“反应过度”相比,中国的老百姓对严密的防控举措并无怨言。此间观察家指出,在宝贵的生命健康面前,不应奢谈“过度”。

  “中国在防控效果和防控社会成本方面取得了合理的平衡,这是负责任的举动,”长期研究中国应急管理问题的薛澜说。

  他指出,中国人口密度非常大、流动性非常高、对外交往非常频繁。同时,中国的公共卫生系统和医疗资源也相对比较薄弱,在广大农村地区尤其如此。一旦防控出现问题,“后果将不堪设想。”

  6年前,巫善明曾作为上海市传染病医院的医生,直接诊治在上海就诊的“非典”病人。令他记忆深刻的是,当时信息不够透明,各方面准备不足,以至于出现医务人员染病的情况。

  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首席专家曾光认为,此次流感对中国的影响不会像非典那么可怕。“中国已经建立了完善的监测系统,病毒在哪里发生、传播到了哪里以及出现了什么情况,我们可以说是了如指掌。”他说。

  为防止甲型流感疫情的扩散,中国各地迅速动员,采取了积极的防控措施。北美的疫情发生后不久,中国就成立多部门甲型H1N1流感联防联控工作机制,并在这一机制下成立了由33个部门和单位组成的综合、口岸、医疗、保障、宣传、对外合作、科技、畜牧兽医等8个工作组以及防控工作专家委员会。

  人们注意到,成功唤醒公众责任意识也是中国内地有效阻止疫情扩散的关键之一。面对疫情升级的严峻挑战,中国的媒体和公众呼吁自疫区归来的人士实行自我隔离措施,发热后及时就诊,密切接触者应主动配合卫生部门采取必要措施。北京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1日说,北京的两位患者在发病前,都主动将自己的接触人群缩小到尽可能小的范围。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