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肝脏移植中途停止,母子俩白白挨了刀 本报记者 刘凯达 摄
“我们很想你,希望你把病养好后和我们一起做游戏……”昨日,11岁的小宝银(化名)只能躺在病房里读着同学们发来的慰问短信。他的妈妈徐琼美躺在旁边的病床上,默默地抹眼泪。一个星期前,徐琼美决定捐献肝脏救患肿瘤的儿子,然而,她跟儿子双双被打开腹腔后,肝脏移植手术却未能进行。
割肝救儿未如愿
“我太后悔了!”在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肝胆胰一科病房里,徐琼美说,她的决定让本已患病的儿子遭遇了打开腹腔的重创。躺在身旁的儿子每晚“嗷嗷”叫痛,她痛在心里。“可以说是两败俱伤!”徐琼美的弟弟徐从春说。
3月27日17时许,家在楚雄鹿城镇下百庙村公所荷花村许杨一社的徐琼美正忙着做饭。“妈妈,我尿不出来!”11岁的小宝银跑到厨房叫唤。徐琼美一看小宝银的下体,发现其红肿异常。仔细询问之下,小宝银告诉她,当天下午在学校玩耍时,同班男生用膝盖顶撞了一下他的下体。经楚雄州人民医院检查并输液后,当天她带领儿子回家。
“妈妈!我的肚子变大了!”洗澡时,小宝银说。发现儿子的肚子肿了起来,徐琼美用手摁了摁,儿子说不疼,她以为孩子吃太饱,没在意。
“是肿瘤,孩子还小,做不了手术!”徐琼美说,半个月后,他带小宝银到楚雄州人民医院复查外伤,医生意外地查出了孩子的“内伤”。5月13日,儿子住进楚雄州人民医院。5月18日,夫妻俩带着小宝银转院到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肝胆胰一科。经医生诊断,小宝银为肝膜细胞瘤,最好的办法是亲体肝脏移植,需要12万至20万元。
为了救儿子,经与丈夫杨明辉商量,5月21日,她决定献出肝脏,为儿子做手术。随后两天,医生为母子俩做了各方面的检查,并配型成功。5月25日10时许,她被推进手术室。第二天,当她从麻醉中苏醒过来时,弟弟告诉她一个消息:她为儿子捐肝的手术未能进行。
“孩子的病例罕见”
“为什么医院在手术前不检查清楚?现在两个人白白挨了一刀!”徐从春说,当天10时许,徐琼美先被推进手术室,大概一个小时后,小宝银也被推进手术室。15时48分,徐琼美被推出手术室。半小时后,小宝银也被推出手术室,直接转到ICU重症监护室。第二天,小宝银转到普通病房,与徐琼美住在一起。母子俩的腹部都被打开了一个“人”字形的大口。而截至5月31日,两人的医疗费已超过3万元。
“手术不能进行,因为孩子的肿瘤连着静脉!”实施手术的医生解释。对于家属的质疑,肝胆胰一科主任赵永恒解释,在B超、CT等影像资料上,腹膜后肿瘤与肝膜细胞瘤难以区分。入院后,小宝银的腹部能摸到两个很明显的肿块,结合肝膜细胞瘤在3至11岁孩子身上的高发病率,率先考虑是肝膜细胞瘤。但打开腹腔后发现,小宝银腹膜后的肿瘤不是来源于肝,而是属于罕见的腹膜后肿瘤,且属于恶性。肿瘤侵犯着腔静脉、十二指肠、右肾静脉等,前面与肝脏粘连较重,无法进行肝脏切除手术。如果硬要进行手术,术中死亡率高达90%,于是决定终止移植手术。而按照医学常识,一般都是先打开供体的腹腔,确定供体能成功切下部分肝脏后,才能切除受体病变部分的肝脏,所以当时先进行徐琼美的手术。同时,赵永恒介绍,小宝银的肿瘤已存在一两年,与意外外伤没关系,但发病原因还不清楚。
■家属意见
爸爸打算捐赠儿子器官
“考虑到患者家庭困难,院方会酌情考虑减免医药费。”赵永恒说,由于未能进行移植,家属有点想法,医生可以理解。手术后,杨明辉跟他说,孩子去世后,他想把孩子的器官捐献出来。小宝银的生命乐观估计可能还剩半年,悲观估计只有几个月。
“我长大后想当医生,生病的时候就可以给自己看病了!”小宝银稚气地说。听到儿子这么说,徐琼美默默地抹眼泪。 本报记者 陈会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