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警惕泡沫卷土重来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6月17日11:29  《环球》杂志

  木人

  虽然金融危机尚未见底,各国全力应对通货紧缩惊魂未定,但世界经济正出现一种似曾相识的景象,作为此次危机之 滥觞的流动性泛滥大有卷土重来之势。目前尚不能确定新一轮全球性通胀是否尾随通缩危机降临,但可以确定,泡沫的死灰复 燃,给经济复苏带来新的不确定。

  从基本面看,的确存在一些预期向好的因素,主要经济体可能正在走出最低迷阶段和最严峻时刻。在朦胧利好与信心 有所回暖的气氛下,资金面的解冻日益成为市场共识,蛰伏了一阵的各路资本似乎在全球范围重新活跃起来,一场新的“流动 性盛筵”俨然开场。

  世界经济近期最显著的特征,就是资本特别是商品市场在经历前一阶段的暴跌后出现V型反转,价格普遍快速上扬, 不断刷新阶段高点。在黄金对千元大关展开最后冲击的同时,原油连续破关,几个月内价格翻番,其中5月上涨30%,创1 0年来最大单月涨幅。虽然目前价位只是一年前近150美元的一半,但“天价”石油重现的梦魇开始成为世界经济新的威胁 。热钱的蠢蠢欲动和大举反弹,也使包括有色金属、大豆、棉花乃至食糖等其他大宗商品市场呈现“钱淹脚底”的一片火热。

  值得注意的是,美元与石油等商品再现跷跷板行情。在全球经济形势恶化之初,美元一度成为避风港,尽管面临贬值 压力,美元汇率不跌反涨。随着极度恐慌渐渐散去,一方面,美元的“避险属性”开始弱化,投资或投机资金的风险偏好发生 转变,逐利属性进一步彰显。另一方面,美元中长期贬值的预期重新浮现,以持续“净空头”为标志,美元指数屡创新低,美 元计价和资产转换效应成为推动贵金属和石油等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的重要动力。

  从实际情况看,无法得出此轮资本和商品市场上涨是由生产需求推动的结论,美元贬值充其量也不过是一种诱因。在 更深层次,应该是各国普遍实行的“定量宽松”货币政策产生了一种流动性溢出。金融危机爆发后,为刺激经济,各国政府几 乎都在重复着同一个动作,就是向市场倾注流动性。随着不断开闸放水,利率一再调低,全球基本进入一个“零利率”时代, 重又成为一个洋溢着流动性的世界。

  问题在于,释放的流动性并没有充分进入实体经济,货币供应并未有效转为对实体经济的投资。在经济前景尚不明朗 、有效需求不足、库存和通缩压力犹存的情况下,通胀的阴影却悄然而至。通胀预期进一步加剧了资本和商品市场的“吸金” 现象,并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拉动经济整体复苏的效力。

  在刺激经济复苏的同时埋下通胀的“定时炸弹”,几乎成了当代世界经济史的一种常态。从1986年1月到198 7年2月,日本连续5次降低中央银行贴现率,推动股票和房地产价格大幅上升,其所形成的巨大泡沫,最终把日本经济送入 “失去的十年”。为了应对网络泡沫破裂,从2001年1月到2003年6月,美联储连续13次降息。格林斯潘的“低利 率”和“放松管制”政策,营造了房地产业的繁荣,迅速中断了美国经济衰退,在当时是了不起的功绩,今天却成为酿成百年 不遇的金融危机的罪名。

  无疑,就整体而言,通缩目前仍然是世界经济的主要防范对象。但由于货币政策的时滞性,正在累积的潜在通胀动能 将在未来一段时间进一步爆发出来。在历史罕见的超低利率环境下,仍在泥潭中挣扎的世界经济是否遭遇上世纪80年代的滞 涨,下一场通货膨胀会不会来得更加猛烈,这已经成为国际舆论忧虑的一个现实话题,而不是什么危言耸听或杞人忧天。

  世界经济恐怕还没有进入人们期待的“后泡沫时代”。不可否认,各国政府到目前为止的救市举措产生了显著的预期 效应,但在一定意义上,危机的延缓或终结是否又再一次基于某种“泡沫替代”?如果继续把泡沫作为救市的灭火剂,用另一 个泡沫——甚至是更大的泡沫,去填补前一个泡沫破裂造成的动力真空,这不过是又一轮“非理性繁荣”。

  可以说,当前这场经济危机的实质还有待于我们进一步认识。不管怎样,世界经济不应该继续被泡沫绑架下去,而必 须祛除可能存在的“泡沫依赖症”。如何让有必要释放的流动性进入所需要的预期领域,而不是四处流窜制造泡沫,是决策者 和管理层面临的新的重大考验。而对于亚洲经济而言,由于可能再次被热钱看好,则尤其需要防范可能正在到来的“泡沫之夏 ”。

已有_COUNT_条评论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相关专题 《环球》杂志

相关链接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