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美国欲以优先议题捆绑中国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6月17日11:29  《环球》杂志

  刘建飞

  中共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副所长、教授

  5月底6月初,美国财政部长盖特纳的访华颇为引人关注,因为他曾在就职前发表过有关“中国政府操纵人民币汇率 ”的言论。

  当时,人们普遍认为,盖特纳的言论表明了他的真实想法,并由此推断,盖特纳在奥巴马政府中应属强硬派,他在中 美关系上有可能扮演与其前任保尔森相反的角色。然而,此次盖特纳访华,却并未像一些观察家所预测的那样要在汇率问题上 打压中国,反倒表现得相当“温和”。

  作为“奥巴马总统特别代表”,他在北京大学的演讲中指出,中国经济崛起全球有目共睹,而奥巴马政府也正致力于 与中国建立一种全新合作关系,希望共同稳固世界经济。对于人们关注的汇率问题,他只是“敦促中国承诺提供更灵活的汇率 政策,并鼓励中国将资源转用于支持国内需求”。此前,5月20日,在美国参议院金融委员会听证会上,盖特纳还支持美国 放弃将中国纳入货币操纵者行列的决定,称中国的汇率政策在过去两年已发生了显著变化。

  如果将盖特纳的表现与年初的希拉里访华、4月初的“胡奥会”等事件结合起来观察,可以看出奥巴马政府对华政策 的基本框架——对华政策更加积极,寻求建立“全新合作关系”。这主要是形势使然,形势比人强。

  全球金融危机使美国看到,中国可以在经济方面发挥较大的作用。如果没有中国的合作,美国在应对金融危机上所面 对的困难会更大一些。无论是希拉里,还是盖特纳,到中国来谈论的主要议题就是中美合作应对金融危机。

  在反恐战略方面,自“9·11”后,美国制定了以反恐、防扩散、整治极端宗教势力为核心的全球战略,为此,美 国需要中国等大国的合作。7年多的反恐战争虽然取得一定成效,但远未达到目的。到奥巴马上任时,反恐仍是美国所不得不 面对的难题。美国新总统虽然做出了一定的战略调整,即将反恐的重点由伊拉克转向阿富汗和巴基斯坦,但是反恐战略的主要 内容依旧。虽然美国从霸权战略出发,一直试图牵制中国的崛起,然而国土安全与地缘战略竞争相比,毕竟前者是更为紧要的 。

  加之在应对全球气候变暖、朝核问题、东北亚安全等问题上美国也需要中国合作,中美关系并未因白宫“换党”而再 次出现“振荡期”,反而发展势头更好。

  值得注意的是,同布什政府相比,奥巴马政府在对华政策上更加强调同中国在应对金融危机和气候变化上进行合作— —这二者成了优先议题——希拉里访华时将这两个领域单独列了出来,放在优先位置上,而其他安全问题则被一揽子放到一起 ,列在了相对次要的位置上。

  金融危机是当务之急,强调这方面的合作很好理解。但是将气候变化作为合作的重要领域却明显不同于布什政府。这 既与民主党的理念有关,也体现了奥巴马政府想要抓住外交上的道义大旗。

  气候变化已经成为人类共同关心的重大问题。美国和中国是当今世界最大的两个温室气体排放国,同时美国还是温室 气体最大的历史排放国。中国已核准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其《京都议定书》,并且在履行义务,但布什政府却拒 绝核准《议定书》,从而使美国成为国际社会指责的对象。美国拒绝核准的理由之一就是认为《议定书》没有将中国纳入定量 减排的范围。奥巴马政府现在强调要在应对气候变化上同中国合作,一方面是重视中国在这方面的作用,另一方面也是想借机 将中美捆绑在一起,重塑美国的国际形象。

  由此可见,美国政府的对华政策仍有两面性。中美之间仍然存在两大矛盾关系:一是快速发展的大国与霸权国家之间 的矛盾,二是意识形态上的不同。这两大矛盾关系不会因为奥巴马上台和中美在诸多领域的合作而消失。

  美国对华战略的基本取向是“塑造中国”,通过合作来融合中国,并将崛起的中国纳入美国的全球战略轨道,同时还 要进行防范、牵制,此外还会利用各种机会来干扰中国的发展和崛起。奥巴马政府在这些方面的政策并无改变迹向。美国国防 部依旧发布“中国军力报告”,鼓噪“中国军事威胁论”;美国国务院并未停止对中国人权状况进行“批评”;对于中方要求 停止向台湾出售武器,美方并无考虑的意向……

已有_COUNT_条评论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相关专题 《环球》杂志

相关链接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