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两次驾轰炸机飞过天安门 高松亭:“万一有故障,坠机也要坠到天安门外”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6月19日06:27  大众网-齐鲁晚报

  

两次驾轰炸机飞过天安门

  高松亭,79岁,山东青州人,是新中国培养的第一批空勤人员,曾于1957年、1959年两次作为轰炸机机组成员参加国庆阅兵。左图为高松亭老人接受采访时拿着当年的航校毕业证(王海涛摄),右图为当年穿着空军飞行服的照片(受访者提供)。

  

两次驾轰炸机飞过天安门

  高松亭,79岁,山东青州人,是新中国培养的第一批空勤人员,曾于1957年、1959年两次作为轰炸机机组成员参加国庆阅兵。左图为高松亭老人接受采访时拿着当年的航校毕业证(王海涛摄),右图为当年穿着空军飞行服的照片(受访者提供)。

  “上面下了死命令 ,轰炸机飞过天安门时,万一出故障,掉也要掉到天安门外面。”谈起1957年的国庆阅兵,如今已79岁的高松亭老人记忆犹新。1957年,共和国进行第九次国庆阅兵,而在这一年国产喷气式轰炸机、歼击机第一次通过天安门上空接受检阅 。

  记者在济南见到高松亭老人时,老人正戴着眼镜聚精会神地看电视剧《保卫延安》。“老爷子看电视就看两个题材的,军事和体育。”高松亭的儿子笑着说。

  □本报记者王海涛

  从小没见过飞机阴差阳错进了航校

  1950年年底,尚未初中毕业的高松亭报名参军。“当时连飞机都没见过,也没想着当空军。”高松亭回忆,当时他在山东昌乐的昌潍中学上初中,部队来招人,“自己根本就没和家里商量,报上名后才和家里面说了一下,没想到真的穿上了军装”。

  当时,新中国有6所航校培养空军空地勤人员。新学员在正式编入航校之前,需要集中一年的时间进行预科教育,而高松亭1951年就分配到杭州空地勤人员预科总队。

  “那年,我这辈子第一次看到了飞机,是杜—2轰炸机。好大家伙,那架轰炸机仅仅是在跑道上停了一会儿,又飞走了。”学员们都在机场敲锣打鼓,“这辈子也忘不了头次见飞机的那个场景,震撼啊!”

  过天安门时差正负30秒土办法攻克了队形难题

  “1952年底,我从哈尔滨空军第一航校毕业分配到航空兵10师。”高松亭老人介绍,他就从哈尔滨来到了江苏南京。1953年下半年,空十师由南京转场齐齐哈尔,改装伊尔—28型喷气式轻轰炸机。

  1956年冬,空军召开作战训练会议,高松亭所在的师成为国庆阅兵部队,当时空十师已经驻扎在河北唐山。他们要驾27架轰炸机,三架一队,分成9个编队,飞过天安门接受国家领导人的检阅。

  当时空军刚刚装备了国产的伊尔-28型喷气式轰炸机,将在国庆阅兵时首次亮相。“三架飞机编队呈等腰三角形,飞在前面的飞机叫长机,后面两机分别为左僚机、右僚机。所有长机必须保持在一条直线上,轰炸机编队沿长安街通过天安门的时差为正负30秒。”高松亭谈起阅兵的要求时张口就来。

  高松亭被告知,国庆阅兵是政治任务,只许成功,不许失败。于是他们开始拼命地练,每天飞三到四次,就当时的飞机训练水平和保障水平而言,“已经接近极限”。

  “训练长达3个月,那时候一沾床就能睡着,做梦都是飞机。”高松亭表示,编队飞行面临的最大难题就是保持长机间距,太近太远都不行,“后来就根据飞行间距制作了一个铁架子,领航员固定在鼻子上,架子末端是两个圆环,领航员盯着圆环,圆环正套住正前方飞机的机翼末梢,表示距离正好。”

  没想到这个土办法还真有效,飞行间距难保持的难题被攻克了。

  飞过天安门高度仅有300米

  1957年阅兵国外来宾空前得多,“我们保证完成飞行任务,但万一有故障,都做好了牺牲的准备。特别是天安门下面有很多外宾和群众,我们保证即使坠机也要坠到天安门外面,保证群众的安全。”

  9月30日,27架轰炸机进行了最后一次检查,所有的弹药仓清空并贴上了封条,油箱加满油料,专人配枪24小时进行保护,连起飞的跑道都是扫了一遍又一遍,连个小石子都找不到。

  当晚,飞行人员早早入睡;10月1日清晨起床。气象员预报天气:碧空万里无云。“当时要求不准往下看。”高松亭表示。

  27架轰炸机飞行路线为从唐山起飞,经通县,然后飞到天安门上空,到复兴门后回航。“当时在轰炸机上我负责通讯和射击,一路上没有往下看,眼睛余光感到一片黑,到北京了,紧接着一片红,到天安门了。”几秒钟的事就通过了天安门。

  当时轰炸机的飞行高度为300米,飞行前曾想过自己能够飞过天安门该是多么激动,多么兴奋,“事后回想当时在飞临天安门上空时脑子里只有四个字:标准、安全,就是保持队形,保证安全”。

  飞机以优美的队形飞过天安门,安全降落到唐山,“一颗紧张的心终于落地了”。机场上都是欢迎胜利归来的人群,“那一刻我才意识到我是多么的幸运,毛主席看着我们的飞机从天安门上空飞过”。

  后来,高松亭又参加了1959年的国庆阅兵,也是轰炸机。现在老人看电视时,只要一有飞机的镜头,他都会好好地看上一番,有时候听见飞机的声音,他都会抬头一直用留恋的眼光目送飞机远去,阅兵的记忆已深深刻在老人的心底。(由泸州老酒坊冠名,全国20家媒体联合推出的“新中国国庆记忆”以及活动请登录网站www.guoqing.cc或www.国庆.cc)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