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管不了”是一种问责逃避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6月20日05:03  大河网-河南商报

  日前,郑州市城市规划局副局长逯军面对采访的记者时,因一句“你是准备替党说话,还是准备替老百姓说话?”而成为众矢之的。如今,身处舆论漩涡的逯军副局长仍在上班,所在单位称“尽快给媒体答复”,但是一位郑州市委组织部官员认为,逯军此言属个人言行,只是代表个人,组织部也管不了。(《成都商报》6月19日报道)

  反映了

  什么官场生态

  ■郭安强(河南 公务员)

  固然,国家是规定言论自由,但作为地方官员,其一言一行代表部门乃至党和政府的形象,焉能口无遮拦,说出丧失原则、违背党性甚至缺乏官德的话语?作为管干部的组织部门,面临有关官员因言获“罪”,却以“管不了”搪塞,岂不怪哉?

  依笔者看,相关部门不是管不了,而是不想管、甚至不敢管。一则,出了问题,当地组织部门肯定也受到一定影响,至少有“用人不察”之责。现在来个“个人问题”、“言论自由”,既淡化了责任,又免受牵连。二则,这位逯副局长在记者面前竟然敢于发出“雷人”之语,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权力运行的张扬和霸道。这种强势的态度,岂不是有关部门“纵容”的结果?不管的态度等于向公众告知自己无责。三则,在事件发展趋向不明朗的情况下,组织部门若盲目去管,“管”的力度不够或不到位无法向公众和媒体交代,“管”的过头又可能“伤”了干部,甚至触及相关人员的利益,岂不是得不偿失?

  “管不了”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畸形官场的不良生态:问题因“管不了”而滋生,官员的毛病因“管不了”而坐大,群众的利益因“管不了”而被侵害,党和政府的形象因“管不了”而受损。此病不除,危害大矣!

  组织部门

  不能犯糊涂

  ■杨菁(南京 公司员工)

  堂堂郑州市城市规划局副局长逯军,竟然搞不清楚记者究竟是在替谁说话,已经很糊涂。现在倒好,当地组织部门官员竟然说逯军此言属个人言行,只是代表个人,组织部也管不了,实在荒唐。与逯军相比真可谓有过之而无不及,堪称更糊涂。

  诚然,国家也规定了公民有言论自由。但是,逯副局长问记者替谁说话时,既不是酒桌上,也不是饭桌上,更不是麻将桌上,而是在自己的办公桌上。况且,当时记者也不是跟他拉家常、说闲话,正要求他对其所出具的信访处理意见进行解释。既然如此,又怎能说这是个人言论呢?

  再说了,有的话即便不是在办公场所说的,比如是在酒桌上,但是说话者的身份就决定了其所说的话绝不仅仅代表个人言行。难道依有关方面的逻辑,那位公然叫嚣“我是交通部派下来的”林某人,也属于个人言行,组织部也管不了吗?

  这么看来,非但要给逯副局长开开小灶,补补课,就连有关的组织部门,也应该补补课才行。

  “言论自由”

  应有一定底线

  ■马龙生(北京 职员)

  对于干部的如此作为,郑州市委组织部官员的认识,同样让人难以理解。逯军这样的事,到底是否应该由组织部门来管,各地、各机关掌握起来可能会不太一样,但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仅就“个人言行”、“管不了”这两点来看,我们的干部组织系统,对下属官员口无遮拦现象应该如何认识和处理,还存在着两个较大的盲区。

  其一,个人言行到底有没有底线。官员接受媒体采访,可以代表某个机关,也可以以个人身份。但即使以个人身份,只要明确是在接受采访,只要采访内容涉及公共事项,说话就不能不考虑身份。“你是准备替党说话,还是准备替老百姓说话?”这样的语言,对党的形象、干部队伍形象的损害是非常直接的,当然也是需要负一定责任的。组织官员以“个人言行”为由,认为“管不了”,有推脱责任之嫌。

  其二,是否该考虑“怎么管”。组织部门对下属干部的“管”,应该体现在哪些方面?是不是只有管管档案,做做考察,处分查办才是管?我个人认为,管干部最重要、最基本的工作,还是更多的批评教育,帮助、指导干部提高认识,使之对公众的批评能有一个正确态度,有一个恰当的处理方式。一句“管不了”,暴露了在“怎么管”方面还存在着巨大欠缺。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